盐渎街道花吉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
2025-01-06 15:09 我言新闻

 

新年伊始,笔者走进盐都区盐渎街道花吉村,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有序的住宅小区,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修剪一新的花草苗木。小区内,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居民们正在整治环境卫生,引导人们有序停放车辆和分类投放垃圾,还有的在擦拭文明标识标牌上的灰尘,文化志愿者在进行文艺演出。用花吉村党总支书记吴晓华的话说:“我们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建立健全了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广大干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人人为建设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新农村作贡献的新局面。”

花吉村位于大市区的城西南,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1027户,3542人口。近年来,作为江苏省文明村的花吉,着力打造村民富裕、文化繁荣、乡风文明、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通过提炼里下河地区水乡农房建筑元素,打造“青砖、白墙、灰瓦”外观,彰显“白墙黛瓦、飞檐套窗、竹篱花香”特色;利用磨盘、石碾等老物件进行原生态小品布置;新建2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新老村庄同步提升,完善社区道路、污水管网、管道燃气、景观绿化、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在公共服务建设上,注重多功能整合,共建共管共享新家园。

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才是群众向往的生活,花吉村“两委”积极寻找以“富”带“美”的有效路径。依托葵花产业研究院、葵花产业基地,邀请专业教授团队对花吉葵园进行整体规划,嵌入民宿体验、景观休闲等旅游元素,实现向日葵种植、加工、销售、观光、展示的良性运营,打造新的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花吉村东与蕴之宝、西与桃园连点成线,探索“农业+工业+旅游业”的文旅产业模式。

现如今,花吉村民住上了别墅,开起了小车,家家户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在精神家园建设方面,花吉村“两委”始终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村规民约、好人事迹宣传来培育村民的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干群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从日常生产生活中开始规范一言一行,树新风、重传承、共文明,投资建成了集文体、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积达2000平方米,购进各类图书1.2万册,供村民阅读。“道德讲堂”坚持定期不定期开讲,邀请公、检、法、教育等部门专家授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科学常识教育、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提高广大居民的素养。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常开展“十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人”评比活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进一步促进了乡风民风的好转。实施积分制管理,聚焦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每月定期开展文明积分,每月开展一次星级文明户评议活动,根据农户每月的文明积分,采取组长提议、群众代表商议、两委审议、群众决议的方式进行评定,这一举措的核心在于创建一个文明机制,引导村民变成文明行为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参与者、支持者。培育文明乡风民风,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共同缔造办”,建立村规民约、环境整治、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发动村民开展“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社区治理活动,致力于纠正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缔造和谐文明美丽家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立“花吉村锦绣夕阳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传统戏曲、民间舞蹈、娱乐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们沉浸式感受生活的美好。(柏静刘丛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