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镇:建立 “党建带关建” 机制,用心护航下一代健康成长
2025-04-16 17:40 我言新闻

在日前召开的响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该县大有镇党委“建立党建带关建机制,全力护航下一代健康成长”工作做法介绍,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称赞。

近年来,大有镇党委政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地域特色资源,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打造青少年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各类优质平台,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创新活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该镇坚持以“党建带关建”,健全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每年该镇党委至少召开2次专题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全镇14个村(社区)、4所中小学都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时,全镇成立了由“五老”人员组成的275人的关心下一代志愿者队伍,在全镇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发动“五老”、村(社区)党员干部、企业爱心人士、人大代表和镇机关人员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确保全镇青少年健康成长。

创新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新基地。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镇结合镇域资源和青少年成长需求,积极拓宽教育空间,建立了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江苏新蓝海生态农场有限公司为载体,依托康庄村史馆、大有中心小学农耕馆这2个劳动教育基地,建立了智慧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园、高标准农田(与场地共建)、稻米加工厂等4个青少年校外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基地,推行“企业+”“农户+”等实践体验模式,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体验,知农村、识农具、认农物、懂农事,推动青少年劳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了保证活动载体有特色,该镇还聘请了镇村农技专家、种田大户和“五老”志愿者为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的辅导员,定期不定期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新成果。

创新活动形式,建立育才新模式。该镇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去年国庆节和今年清明节,该镇关工委组织辖区100多名青少年开展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先后组织200多名青少年参观康庄村史馆。康庄村史馆承载着当地的垦荒历史,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也是红色基因的生动体现,青少年通过参观村史馆,深入了解垦荒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利用校外辅导站等阵地,组织“五老”志愿者宣讲员、辅导老师和青年志愿者,开展暑期爱心暑托班活动,开阔孩子们的学习视野。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大有之象、康庄大‘稻’”文化节活动,设立稻田打卡、收割体验,写真绘画,稻田捕鱼等体验区,举办稻田摄影展,主题绘画展等文艺体验,让青少年在体验特色鲜明、趣味十足且富有意义的农耕文化过程中,尊重劳动,感受“劳有所获”的喜悦,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下一步,大有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形式,以关心、教育、培养,帮助下一代健康成长为目标,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整合全镇各类社会资源,发挥“五老”作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爱心守护青少年成长,用关心助力青少年飞翔,为全镇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为建设“产业富美、乡村秀美、生态宜美、民生和美”新大有贡献力量。大有镇党委组织委员刘东东说。(刘东东 乔芳 胡元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