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镇:西兰花产业绘就富民新图景
2025-02-24 15:49 我言新闻

雨水时节,在响水县南河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一株株嫩绿的西兰花苗整齐排列,千余名村民弯腰插苗、覆土定植,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作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该镇今年春季西兰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目前定植工作如火如荼。这一“绿色产业”不仅扮靓了田野,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的“金色杠杆”。

规模化种植激活土地效益

2月22日早上6点半,太阳还没露头,该镇富城家庭农场的西兰花种植基地已是一片忙碌。村民郑志英和十余名工友配合默契,娴熟地将幼苗植入铺满地膜的田里,然后为幼苗建好保温的小拱棚。“今年镇里推行‘连片种植+滴灌肥水’模式,我们农场流转了200亩地,现在每天有90多人抢抓农时。”农场负责人王声西介绍,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机械化耕作、新模式运用、科学技术加持,种植效率较散户模式提升近40%,预计亩均产量可达2500斤。目前全镇19个村已成立45个新业态种植主体,在西兰花大道两侧建成万亩连片种植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抱团发展格局,全镇年种植西兰花稳定在4万亩。

家门口就业托起稳稳幸福

“每天工资傍晚收工现结,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正在田间覆膜的村民李发桂笑着算起经济账。像她这样参与西兰花种植的村民,现在全镇日均达2000余人,其中留守妇女、低收入群体占比超六成。从育苗、移栽到采收,产业链各环节用工需求持续释放,带动周边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镇农业办公室主任王龙生透露:“我们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春提早’‘秋延后’种植技术,将采收期延长至6个月,确保村民务工收入更稳定。”

全链升级打造产业新引擎

走进该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万银、旭泰等冷链物流车正将打包好的西兰花发往上海、杭州等地。近年来,该镇引进国内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万银集团,投资2亿元建成集分拣、预冷、加工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配套发展脱水蔬菜、速冻产品等深加工项目,推动西兰花附加值提升30%以上。“从种子到餐桌,我们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该镇农业中心负责人表示,该镇西兰花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这朵“致富花”正绽放出愈发绚丽的色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姚逸鹏 王声高)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