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响水绘出黄河故道现代农业新冬景
2024-12-15 07:44 我言新闻

进入冬季,沿着响水县境内的黄河故道一路向东呈现新冬景:铁皮石斛、鲜食玉米、十里桃园、康庄大米等特色产业依次展现,串珠成链,绘出一幅现代农业振兴图景。

药食同源辟蹊径,迈向石斛“高端局”。12月10日,位于黄河故道的黄圩镇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工人正加班加点将采摘好的石斛花送往公司烘干车间加工处理。“我们把石斛花精装成礼盒,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价格大约每克28元。”江苏云梯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凤说。

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铁皮石斛项目已形成集种子培育、种苗组培、多模式种植、深加工、农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10个村居上千名群众从事铁皮石斛产业致富。

一穗鲜食玉米播下乡村振兴“新种子”。“今年,我们种植2万亩鲜食玉米,采用大型机械收割,从测产来看,春季亩产为2500斤至3000斤,秋季亩产为2500斤,总产量2.6万吨至2.7万吨。主要采取标准机械化种植,秋茬鲜食玉米有‘金科糯768’‘广良27’两个优良品种,产品非常受市场欢迎。”谈起鲜食玉米丰收,响水万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林成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加工车间里,一根根金黄鲜亮、颗粒饱满的玉米“搭乘”流水线,经历挑选、剥皮、清洗、蒸煮等程序后,成了颇受消费者青睐的原生态健康食品。当下订单火爆,每天生产50多万根,工人加班加点赶制。加工车间负责人孙国辉说:“我们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线上与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合作,还进行抖音直播销售;线下在大润发、永辉等超市售卖,南到深圳,北到长春,还有上海、南京等地。”

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瞄准长三角市场,响水不断拉长做深鲜食玉米加工产业链,带动当地1200多名农民务工,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人均增收超3000元,年产值5亿元,走出一条“产加销”一体化带民增收的新路子。

黄河故道上,大有镇“十里桃园”也是声名远播。三月到四月赏花,五月到十一月品桃,果香四溢的黄桃挂满枝头,黄澄澄的桃子在绿叶的衬托下分外可爱,每年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观光。基地负责人程梅正说:“自五月初以来,每天有几十个工人跟我一起在基地上班,一天140元,什么也不耽误还能挣钱。”

赏花、卖桃还不够,“十里桃园”还不断延伸桃子的产业链。“公司组织近200名工人专门加工出口产品到欧美、东南亚地区,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占比达70%。”江苏新地食品有限公司厂长李和平说,“目前正加快新地食品二期建设,新建黄桃保鲜库和加工车间,年可生产黄桃、梨等罐头产品1万吨。”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焕发黄河故道新活力。响水坚持以链式思维发展农业产业,鲜食玉米、铁皮石斛等品牌越叫越响,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起势,黄河故道片区正从“地理高地”蝶变为“富民高地”,处处呈现美丽的“丰”景。(图片:响水县融媒中心)

 

作者:通讯员 何小慧 王静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刘波

编辑:张伟伟 赵新立 王艺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