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牡丹绽新韵 文旅融合绘新篇——便仓枯枝牡丹文化月系列活动点亮古镇发展新图景
2025-04-28 15:49 我言新闻

4月,亭湖区便仓镇迎来一年一度的“枯枝牡丹月”。这座以“枯枝开花”闻名的千年古园,在谷雨时节如期绽放奇观——虬曲枯槁的枝干上,紫红与雪白的牡丹竞相盛放,今年的牡丹文化月以“文化+”为核心,创新打造“文化传承+就业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的多元场景,吸引超20万游客共赴这场跨越700余年的春日之约。

谷雨花开引客来,丹青笔墨续文脉

盐城文德堂书画院的艺术家们以焦墨丹青致敬牡丹风骨。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篆隶行楷间流淌着对“枯枝不朽”精神的礼赞;写意牡丹画作浓淡相宜,枯枝与繁花碰撞出生命张力。“牡丹是便仓的文化符号,我们以书画定格其坚韧神韵。”书画院李老师现场挥毫创作《谷雨牡丹图》,游客还可参与团扇绘制、篆刻拓印等非遗体验,百余幅作品悬挂于“丹青长廊”,成为文化月首道景观。

牡丹文化月活动期间,该镇还连续举办了十多场文化惠民演出,采用淮剧、广场舞、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段,为全镇百姓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以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全民文化活动,真正将文化服务送进群众心里。

花香引才促就业,文旅赋能惠民生

4月19日,“花开便仓职等你来”专场招聘会在牡丹园草坪举办,50家企业提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1500个岗位,吸引超千名求职者。企业展位与千年牡丹相映成趣,求职者在赏花游园间完成职业洽谈,退役军人张先生与本地企业达成就业意向:“部队学的维修技能在家门口就能施展,月薪6000元还能兼顾家庭。”

招聘会创新设置“退役军人专区”“非遗传承特聘岗”,同步推出“十二花神”打卡、文化惠民演出等互动,实现“赏花流量”向“人才流量”转化。盐城市骏萌预制构件厂人事经理杨女士表示:“技术岗平均月薪超6000元,一上午收到20份高匹配度简历。”便仓镇政府透露,将依托“牡丹就业直通车”平台跟踪服务,探索更多“景区+就业”融合场景。

以文聚力树新风,文明实践开新篇

4月15日,一场“沉浸式+互动式”禁毒宣传活动在牡丹园展开。社区网格员发放内含毒品伪装图谱的《家庭防毒手册》,禁毒社工以“牡丹药理”对比讲解毒品危害,游客通过“慧眼识毒”游戏掌握防毒技巧。新型毒品道具识别等环节,让200余名参与者在游园中筑牢拒毒意识。

该镇不断坚持凝聚合力,将志愿服务、文明创建、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推动乡风文明润泽万家。在牡丹文化月活动期间,全镇1个文明实践所、13个文明实践站各展风采,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为景区游客、周边群众提供讲解咨询、路线引导、秩序维护等服务,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通过举办青年联谊游园活动,实现为家庭“减压”,为幸福“加分”。更将移风易俗的“三句半”、倡导文明风尚的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舞台,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群众做时代新人,弘扬文明新风。

文脉解码赋新能,牡丹IP启新章

4月25日,“花开七百年、共抒牡丹情”文学采风活动在便仓枯枝牡丹园启动,30余位作家与盐城师范学院创意写作班师生共同探寻这座承载700年文脉的活态文化基因库。园内4000余株牡丹与八角回廊、卞元亨陈列馆相映成趣,作家手持新晋市全民阅读推荐书目《花开七百年:便仓枯枝牡丹》,在200多个牡丹品种间解码“枯而不萎”的精神密码。

此次采风不仅是对地域文化根脉的寻踪,更是对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的深度观察。与会作家纷纷表态,将以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学表达方式,聚力擦亮枯枝牡丹这一独特的文化名片。

从文化符号到发展动能,古镇绘就新蓝图

本次牡丹文化月累计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5%。积极开展牡丹培育、催花技术等推广活动,带动周边群众种牡丹花、得牡丹益,今年,催花牡丹销售达3000盆,推出的牡丹冰淇淋、化妆品、冰箱贴、文创艺术品等文创产品累计销售达3万元。持续放大“枯枝牡丹”的美誉度和知晓度,通过抓产业振兴,实现倒推“三二一”产业的发展,真正把历史文化的金招牌变成富民增收的金饭碗。

便仓镇以“一朵花”串联文化传承、就业服务、基层治理,既让千年牡丹焕发新生,更探索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未来,该镇将发布《枯枝牡丹文旅发展白皮书》,推出研学路线与数字IP,让文化“软实力”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在丹青水墨间书写新时代“诗与远方”。(李富春 张鑫)

责任编辑:乔颖 徐向林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