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亭湖区充分发挥规上工业企业的“顶梁柱”作用,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深挖企业潜力完善全周期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加速成长型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集群。
强化专班服务 助企做大做强
4月7日,亭湖区工信局工作人员来到盐城环保科技城,实地走访苏净英泰克环境设备(盐城)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近期生产经营动态及在手订单情况,并现场会办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作为江苏苏净集团全资子公司,该企业是国内唯一国有控股的工业除湿机制造商,专注于除湿转轮国产替代和节能型热泵除湿机研发。通过整机设备带动零部件销售的协同策略,目前已实现超500台产品在ATL、亿纬锂能等新能源龙头企业应用。
亭湖区组建由环保科技城、区工信局和科技局等组成的专项服务专班,为苏净英泰克发展“量体裁衣”提供精准指导。在多方协同助力下,该公司去年即成为规上工业企业。“公司将以成功‘升规’为动力,抢抓‘双碳’机遇,加大低温再生节能除湿转轮和碳捕集转轮等新产品开发力度,同步优化行业领先的‘转轮+热泵’节能系统,助力终端客户节能降耗,致力于成为国产工业节能除湿和环境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苏净英泰克副总经理戴铭说。
去年以来,亭湖区围绕发展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这一“拳头工程”,建立健全“区领导+部门+板块”三级挂钩服务体系,对全区近1400家重点企业实行包保服务。秉承“企有所需,我有所帮”的理念,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及“+3”行动,截至今年3月份,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271件,办结率达92.8%。
立足“一企一策” 培育后备力量
“不久前,经新洋经济区报送,企业被列入全区今年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众程智能装备(盐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杰的欣喜溢于言表,对加快发展干劲倍增。
这家落户该区不到两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智能高效微特电机研发,具备年产300万台生产能力。其伺服电机产品覆盖500余种型号,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建立‘培育库’,是我区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后备力量的重要举措。”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育库”相当于规上工业企业的“摇篮”。为此,该局会同各板块,在全区开展“拉网式”摸排,对产销形势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成长性较强的企业,合力开展重点跟踪服务,力促更多“雏雁”成长壮大,早日达标升规,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为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培育的精准度,区工信局还建立了常态化比对研判机制,定期了解新注册企业生产运行、投产达效情况,对全年有望达到升规条件的企业,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板块纳入培育库跟踪服务。
“针对每一个重点‘种子’企业,我们建立了专门的跟进专班,定期登门走访,了解企业运营、技改、需协调事项等情况,‘面对面’听取诉求和建议,研究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措施,落实各级激励政策,组织企业家常态‘充电’,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改扩能、开拓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升规’蓄势聚能。”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推进智改数转 提升产业能级
位于青洋智能装备产业园的江苏铠杰轻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成型的平板、笔记本电脑铝材从传输带上有序“涌”出,经过装车发往立铠精密、比亚迪、富士康等客户。
近年来,在区工信局、南洋镇等部门和板块的引领下,江苏铠杰不断加快做大做强步伐,跻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方阵。“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助力下,我们乘着全区‘智改数转’纵深推进的东风,于2023年对生产车间进行了MES系统智能化改造。”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勇林介绍,目前公司拥有2条挤压全自动生产线和1条精切全自动生产线,从铝棒加热、剥皮,再到挤压、拉伸、锯切等一整套生产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控。
近年来,该区将“智改数转”作为提升企业硬实力的关键抓手,大力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分层分类推进智能化诊断、数字化改造、绿色化升级,推广应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断提升“智改数转网联”覆盖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亭湖制造”向“亭湖智造”转变,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壮大规上企业方阵、提升规上企业活力强劲赋能。
随着“智改数转”纵深推进,该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绿色工厂2家、省级7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6家;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家、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53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达100%,53家工业企业实现“智改数转网联”。(孙成栋)
责任编辑:乔颖 徐向林 刘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