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射阳县长荡镇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依托本地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大力培育黄蜀葵花特色种植产业。如今,金灿灿的黄蜀葵花田已成为乡间最亮眼的风景线。
走进中河村村民蒋守祥的黄蜀葵花种植基地,目光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植株,金黄的花朵如繁星般点缀在绿叶间,宛如铺开的黄色锦缎,又似无数小太阳在田间闪耀。高低错落的植株间,农户们穿梭忙碌,熟练地采摘着盛放的花朵,满脸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蜀葵花不仅是观赏性极强的草花,其根、叶、花、种子均可入药。作为经济作物,它的种植效益同样可观:每亩鲜花产量可达3000多公斤,平均亩收益超6000元,是普通农作物的4到5倍。更难得的是,黄蜀葵花花期长达4个月,从7月持续至11月初,若在种植中加强田间管理与肥料追施,收益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因此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儿”。
长荡镇志伯菊花烘干厂的厂长顾志伯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不仅动员周边农户参与种植,还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如今,烘干厂既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就业岗位,而烘干后的黄蜀葵花干货,早已被苏中药业预订一空。
由于黄蜀葵花生长速度快,每天都需要工人采收,无论风雨都不间断。新鲜采摘的花朵装篮(或袋)后,会及时送往志伯菊花烘干厂售卖。目前,长荡镇的黄蜀葵花已在当地小有名气,市场需求旺盛,常常供不应求。
“为了让村民多挣钱,我们社区这几年一直鼓励大家种特色经济作物。”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留宜提起黄蜀葵花便滔滔不绝,“种黄蜀葵年前要打垄,村里就出动人力、物力和车辆,帮老百姓清理田间秸秆,让秸秆离田。明年,我们计划在特色种植上再下功夫,争取从现在的几十户发展到上百户,一步步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为乡村振兴多出力。”
如今,在长荡镇,一株株金黄的黄蜀葵花,正悄然变身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这项特色种植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更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截至目前,全镇已有近280户农户种植黄蜀葵花,总面积达200多亩,预计年增收200万元。
下一步,长荡镇将在全镇14个村(社区)搭建线下平台、畅通渠道,让农副产品卖得更远;线上,借力云端平台,拥抱直播团购等新潮销售模式。让乡亲们手中的“金扁担”,既能稳稳挑起丰收的硕果,更能挑起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希望。(翟学武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