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镇:小菌菇撑起致富大产业
2025-02-11 17:36 我言新闻

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是全国有名的食用菌之乡,从事食用菌栽培已有40多年历史,出产的食用菌更是远销省内外。近日,该镇的平菇迎来新一轮收获季,种植户们忙着采收、打包、销售,一派繁忙的景象。

走进四明镇的平菇种植基地,尽管外面寒风凛冽,但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大棚里,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鲜嫩硕大的平菇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精选、装筐。不一会儿,一筐筐新鲜水灵的平菇就被搬上三轮车,运往仓库等待发货。“每天有10多个工人在这里采摘,一天能采到1000多筐,高峰时2000筐左右。”江苏梦之诚菇业有限公司生产队长王国洪介绍道。

在仓库门口,几名工人正相互配合,将码得整整齐齐的平菇搬运进冷藏车,准备发往上海、常州、如皋、盐城等地。生产经理侯学生说:“日产量在1万斤左右,因为平菇质量好,很受市场欢迎,不少客户都上门采购。我身后的这批,就是销往常州的,大概有7000斤。”

平菇的采摘周期长,成熟后半个月可采摘一茬,一直持续到3月底。这段时间里,平菇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卖出不同价格,收益既可观又稳定。目前,该基地现有平菇种植大棚135个,年生产食用菌包300万棒,培育平菇600万斤,冷链物流订单式常年供应长三角市场。

菌菇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村民撑起了一把把“致富伞”。家住附近的徐荣兰笑容满面地说:“对我们老百姓帮助很大,农忙的时候能顾上家里的田,闲下来的时候到这里打工,每个月还能挣个三两千块钱,家里老人小孩都照应到了,真是挺好的。”

作为全国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四明镇食用菌年总投料量达14万吨,全镇育菇户数达6500户,育菇队伍近万人,创产值近12亿元,纯收益达到4亿多元。如今,“射阳平菇”已获得平菇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在做大做强平菇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品种种植,强化与省农科院、上海联中合作社等合作,规划建设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园。将探索双孢菇、赤松茸、羊肚菌等新品种培育,实现从单一的平菇种植向‘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的多品种全链条模式转变,提升食用菌附加值,以‘射阳平菇’地标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的构建。(李盼  张永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