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庆丰镇召开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镇上下以县委十五届九次会议精神为指引,锚定目标,突出重点,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全力冲刺下半年,着力在招大引强、数智赋能、绿色发展、民生福祉上求突破,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
聚焦招大引强,找准项目突破“发力点”。坚持项目引领发展战略,集聚要素,攻坚突破,着力实现项目建设的“稳推进”和“快突破”。精准收集现有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创新链客户信息,重点聚焦“三图三清单”目标企业,围绕“3+2”产业及镇情实际,持续深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稳步推进驻点招商,推动中星空天实验室、杰易德精密机械等项目加速签约落地,确保再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个。紧密跟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国家航天产业发展动态,适时举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外资、未来产业项目。加强与中国电子商会、苏州高新区台协、东莞毛纺商会等商协会和国央企的对接,全力突破电子信息、机器人等产业项目。坚持创新驱动、统筹施策,全面提升存量资源配置效率与利用效益。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多措并举盘活存量闲置资源,推动低效企业兼并重组、产业升级,重点推进低效厂房、闲置土地等要素盘活,计划新增盘活低效厂房1.2万平方米、闲置土地50亩以上,力争金龙马、晋宝大厦、小学分校等地块招商取得突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突出焕新转型,点燃数智赋能“主引擎”。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焕新升级。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挂大靠强、兼并重组、绿色转型,实现产业量质齐升倍增,全年开票销售达30.3亿元。机械产业从制造为主向制造、服务并重转变,拓展主件、部件和整机领域,做好威德福、永佳公司订单生产协作,行业生产总值达13亿元;纺织、橡塑新材等传统产业加大焕新力度,鼓励华顺、亚华、易宸等7家企业更新装备、升级产品,提升纺织行业数字化改造水平,激发企业内在动能,年内纺织、橡塑新材产业开票销售分别达到7.5亿元、3.3亿元。持续开展“争星创优”,引导永佳、百圣等企业加强研发、拓展市场,增强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明信、瑞龙等企业通过技改扩能、重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年内实现开票超亿元企业5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2家,超五百万元企业3家,超百万元企业10家。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培育库,全年力争申报国家高企11家、总数突破18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大力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个,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增规上企业1家。
厚植绿色优势,培树农旅融合“新靓点”。放大区域特色资源比较优势,深挖生态禀赋与绿色发展潜力,着力打造区域性经济枢纽与商贸服务核心区。全面推进高铁沿线村居“小田变大田”改革,打破田埂界限、整合零散地块,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建成千亩连片种植示范区2个。构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种植体系,提升集约化水平,推广种植杂交稻制种1.5万亩以上、南粳9108等优质稻米5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5%以上。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步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对接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9000亩到期农田、村集体资源资产清查的380亩土地、城乡挂钩土地复垦的620亩土地规范流转发包工作,增加村集体持续性收入,确保各涉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0万元。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大学生、在外人士等返乡创业,发展设施农业、有机稻米、生态养殖等富民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致富。整合乔冠华故居、华中鲁艺抗战烈士纪念馆、东平高丰烈士命名村等红色资源,丰富旅游7号线、新老盐淮线、343国道景观节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做靓水乡旅游名片,提升旅游整体吸引力。注重规划统筹引领,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和整治提升,推动规划发展村庄插建翻建农房,修缮拆除DC级危房20户、改善老旧农房215户。
提升治理质效,增进民生幸福“含金量”。恪守以人为本宗旨,统筹推进信访、安全、民生各项工作,高标准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推进老盐淮线路灯亮化、农路农桥修复、庆双线道路维修、集镇区锦绣苑、花园小区等居民集中区污水“十必接”等建设工程,扩大民生实事覆盖面。推进廖庄睦邻点和长者幸福食堂建设运营,完成40户适老化改造,推动物业、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巩固“一主多元”成果,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体提升教育卫生服务水平。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实行常态长效巡查管护,力争建成幸福河湖、生态河道各1条。抓紧实施集镇片区生活污水纳管、锦绣苑等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镇域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质效。持续开展企业生产、城镇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风险点排查治理,确保风险管控、隐患整治闭环。实施网格治理提升行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扎实化解信访矛盾,加强干部接访下访、问题源头防控、网络舆情处置、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杜生军 潘书智 陈婷婷 周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