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间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建湖县高作镇幸福家园康养社区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10多位在外本土精英受邀参观康养社区、建湖(高作)智慧农业中心。
企业家、教育行业精英等一行首先参观了睦邻中心的阅览区、书画区、日托室、康复训练区和娱乐室,大家一边浏览一边与到这里消遣的老人攀谈。日托室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由衷地说,感谢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接着,大家参观了长者食堂、爱心洗衣坊。一起陪同参观的人大、统战部门负责人介绍,长者食堂采取公建民营方式,积极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现实问题。本着“个人少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原则,只要年龄达到60周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和周边老人,在长者幸福食堂用餐,即可享受用餐优惠。
爱心洗衣坊是针对重点关爱人群,夏秋季节的衣物老人还能自己洗,但冬天的棉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定期定时由县、镇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来帮忙洗衣。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切实解决老人实际困难。
幸福家园康养社区共建成18幢182套房屋,每套70平方米。康养社区主要针对托底型群体,比如低保户、特困户、重度残疾人家庭以及其他较为困难家庭群体而建。让每位入住老人都能“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
听后,大家“啧啧”称赞,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今天,高作作出了积极有益探索,让我们这些游子对家乡父老的晚年生活倍感安心。
随后,大家驱车前往位于西南片区万亩稻麦种植区的建湖(高作)智慧农业中心,沿途万亩麦田绿浪翻滚,正在灌浆的麦穗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游子归来。
“展馆造型以‘米斗’为灵感,像一个大粮仓矗立在高作万亩农田中,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进入智慧农业中心,解说员利用图文、数字影像、实物模型分别讲解了中国稻麦的起源、“三农”变迁、农村住宅演变和当前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及智慧数字农业。大家在光影交错中,多角度、全景式地浏览了“诗画田园综合体”。
镇领导介绍,高作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来,做足做好“地、产、房、人”文章,积极开展空间治理,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今年底基本建成3个万亩连片优质稻麦种植示范区。积极策应盐城市打造“东部沿海大粮仓”的要求,与省农垦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持续做强优质粮主导产业。试点项目先后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4年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高作镇已建成5个新型农村社区,并成功吸引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市政协委员周海婷等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登上观景平台,极目远眺,无垠的麦田与智慧农业云平台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图景。在场嘉宾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贡献力量,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匡小红 孙芸 陆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