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4.6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2024-11-18 17:41 我言新闻

近日,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万亩良田进入了收割期。种植农户们抢抓农时,开机收割,确保丰收的粮食颗粒收仓。

图为收割机在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的田间来回穿梭工作的现场照片。

俯瞰建阳镇的广袤稻田,金黄的稻谷已经成熟。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机器声,金黄的稻秆被叶轮有序地卷入机器,脱粒、除秸,一气呵成。据了解,今年建阳镇种植水稻4.6万亩,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已调配120台收割机进行稻田作业。在机械化收割下,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收割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图为烘干后的稻谷经过传输带集中堆放等待装袋入仓的现场照片。

稻谷由收割机收割后,直接装车运至建阳镇各粮食烘干厂,加快烘干稻谷,助力秋粮颗粒归仓。在该镇的建湖县宏广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走进烘干车间,大家正忙碌打包烘干好的稻谷,一片繁忙景象。14台多功能谷物烘干机隆隆作响,开足马力对稻谷进行烘干作业。这些设备可灵活调整参数,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运行速度,14台机器同时作业,日烘干稻谷量高达350吨。与自然晾晒相比,机器烘干稻谷优势明显,能快速均匀降低稻谷含水量,防止霉变,提高品质,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增强农民应对恶劣天气能力,提高收储效率,有力保障粮食安全。“拉来的稻子在这里很快就能烘干,比自己晾晒方便快捷,省时又省力。”前来进行稻谷烘干的村民说。

图为打包成捆的秸秆在加工车间等待被处理的现场照片。

收割完的秸秆也能得到“好处理”。田间里,除了收割机,打捆机也“忙个不停”。打捆机将一堆堆水稻秸秆吸进“肚子”,“吐”出一捆捆圆柱形的草包。打捆后的秸秆也被第一时间运往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中处理。

图为离田的秸秆被加工成颗粒燃料的现场照片。

近年来,建阳镇依托吉安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水稻秸秆加工成颗粒燃料。在秸秆加工生产车间,秸秆经过破碎粉碎、烘干、压制等工序,被制成颗粒燃料。据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秸秆产出来的生物质颗粒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充分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提质增收的目的,明显增加了粮食产业的附加值,跑出了绿色发展“加速度”。

建宣办

责任编辑:李亮亮 曹恒锋 韩立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