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湖街道构建基层治理“百米服务圈”
2024-09-29 10:38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通讯员 杨升 王昊 孙朝晖

“张爹,这个月的水电费帮您交好了,这是发票,下次还要有跑腿的事您就给我打电话。”每个月底,建湖县近湖街道花园社区的网格长朱彬,为像张爹这群腿脚不便又不会网上缴费的老人代缴费用成了固定工作。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近年来,近湖街道79名网格长、327网格员对全域447个网格联片到户、联点到人,构建问题快速处置、邻里互助解难“百米服务圈”,构建起组织有力、治理有效、邻里有爱、和谐有序的党建“邻聚力”。

党建引“邻”筑牢轴心

“我们既是县城的老城区,又是地势相对低洼的区域,9月11日的那场大雨,对处置积水,社区人员顾不过来,我们紧急组织党员中心户参与进来,用一夜无眠保证了小区积水的全部排出。”该街道建北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宏林说。受益于该街道构建的“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五级服务网,保障了以最快速、最直接、最实用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

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通过织密五级纵向责任链,纵深推进“党员包片联户 、党群联心共建”主题活动,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治理睦邻”凝结同心

“我们社区由党总支牵头,联合辖区内县妇联、总工会、民政局、烟草公司等15家共建单位,构建了‘大党委’社区治理体制,实行共驻共建、联建联治,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由‘单打独斗’变‘联盟作战’。”徐东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巨娥介绍道,“目前社区服务群众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也更加全面,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该街道深入探索实施社区“大党委”制度,推行“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引导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与社区联建共建,选派党员骨干兼任“大党委”成员,构建党建联盟共同体。社区定期梳理群众需求清单,成员单位建立资源清单,构建社区、职能部门、小区、居民代表“四方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双向认领,联手开展精准、精细、精心的治理服务。

“服务暖邻”架起连心

“李奶奶,明天广场有志愿者给您服务,您别忘了去。”送走了上门的城南社区网格员,李老太满脸笑容,“我们社区每个月都有志愿者来给我们这些老人服务,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近年来,城南社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导向,先后引进铭星助老志愿队、阳光义工等新社会组织,牵头成立城南志愿者联盟,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公益工作新格局。

该街道围绕“社区邻里党建提升凝聚力”这一课题,通过推行红色志愿服务队、打造社区一站式养老阵地、开展“邻里互助”公益活动等方式,打造社区党建“邻心聚力”品牌,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街区管理、党建引领邻里服务等进行有效融合,各社区分别建成“一社一品牌”服务体系,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合力,让群众尽享“家门口”贴心服务。

“文化惠邻”汇聚民心

“唐君蕊头戴翠冠凤展翅……”每到周三和周五,盂兰社区文化礼堂总是传出淮剧声,周丽菁是一名淮剧爱好者,也是盂兰社区淮剧票友艺术团的发起人之一,“我们剧团除了平日活动外,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为大家带来淮剧演出。除了传统淮剧表演,我们剧团也在探索将淮剧与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编创了《民法进万家》《男婚女嫁》等广受大家欢迎的剧目。”

以“温馨家园”创建为抓手,引导老党员、老教师、老艺术家等纷纷组建各有特色的淮剧票友艺术团、红色广场舞队伍等团体,打造一批老剧院、小剧场,建立巡回巡演机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利用每月基层党员统一活动日,定期组织开展传统节日庆祝、邻居节等主题活动,有效拉近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大家的睦邻友情。

责任编辑:曹恒锋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