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9月20日,是全县党员统一活动日,恰逢建湖县高作镇正在开展2024年党的基本知识培训,该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61人及强村行动、兴村特岗、定制村干等人员赴建湖(高作)智慧农业中心、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等地开展实境教学,厚植三农情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万亩条田连天阔,俯身稻麦向农人
大家来到坐落在西南片区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智慧农业中心,通过图文、实物、视频等载体和互动游戏等形式,了解了高作镇高效利用平原自然禀赋,充分发掘渗溢耕地潜力,立足本土农情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建成万亩连片稻麦条田、普及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为以稻麦为乡村主要产业的平原地区提供了乡村振兴典型示范。
在农房实体模型前,参训学员仔细浏览各个历史时期的农村住宅形式。农房改善中,建成的光明人家、幸福人家、大尖、水乡人家和康养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放眼望去……白墙黛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引得大家“啧啧”称赞。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建阳县(后更名为建湖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1年9月18日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在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前,纪念馆解说员介绍,穿堂屋门头匾额“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题字;广场南边巍然耸立的“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王氏宗祠)纪念碑”是周克玉上将挥毫题写。
纪念碑上铭刻着全县200多位英烈的名字,还有许多英烈无法记载下来。面对国难,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血染沙场。东西展厅,陈列着诸多抗战时期的图片、实物和文字等资料,诉说着那段难忘的红色历史。这段峥嵘岁月深深铭刻在学员心中。
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有思想、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他们有的已加入党组织,有的正走在加入党组织的路上。
现场,党员和预备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并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在农房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防汛防台等各项工作中,以一名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走在前、做示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亮亮 曹恒锋 李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