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晚报小记者来建湖高作开展研学活动
2024-07-22 22:44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通讯员 杨会华 陶正艳 陆建军

一望无际的青翠秧苗在夏日炎炎的阳光下茁壮成长。7月21日,坐落在建湖县高作镇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建湖(高作)智慧农业中心迎来了一批盐城晚报小记者,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在距今16000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中发现野生稻遗迹。中国先民成功驯化的水稻现在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60%的人口……”讲解员在稻麦与人类文明篇章中通过时间脉络向小记者们介绍稻麦农业从起源到发展到兴盛的全过程。

通过图文、实物、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大家直观地了解了高作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概况,驻足农业大数据平台前,对未来农业进行了展望。讲解员通过系列数据比对,使小记者们明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懂得“粮稳天下安”的极端重要性。目前,高作镇正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盐城“东部沿海大粮仓、生态食品大超市、乡村休闲大花园”三大名片。

在万玉农业公司,通过多媒体平台,小记者们认真地观看了红色绘本故事:“革命文物”—一件旗袍,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在“二十四节气知多少”课堂上,大家一起了解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还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记者们在县图书馆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勃勃地做了“小暑”“大暑”“立秋”等二十四节气手工作品。进入“非遗棕编制作技艺”环节,非遗传承人向小记者们展示了龙、蛇以及昆虫类的棕编作品,介绍了棕编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并手把手教授大家棕编手工技艺。

由于高温天气,盐城晚报小记者在高作研学过程中,高作卫生院医护人员全程跟随。该镇相关部门精心做好接待和防暑降温工作。临别时,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在高作半天的研学之旅,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期待秋收时节再来看丰收的图景。

责任编辑:李亮亮 曹恒锋 韩立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