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投入50亿元打造安全水利丨改造、新建泵闸站1500座,疏浚河道2600余条
2023-08-31 16:59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通讯员 刘世一 刘萍 王学言

8月底,建湖县又一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14.987亿元的洼地治理工程按原计划提前4个月全面建成,投入运行,沿途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感谢党和政府为地方防洪安全筑起的又一座防洪堡垒。

地处里下河腹部的素有“锅底洼”之称的建湖县,始终把安全水利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树立“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的治水理念,近十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用于安全水利建设,水利投入是前三十年全县水利投入的总和。该县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县水利工程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千亿斤粮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先后新建、拆建、改造圩口闸870座,排灌站630座,疏浚河流2860条,完成土方4850万方,使全县境内 90年代旧闸站全部得到更新,排涝流量实现翻番,并实现了泵闸站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实现抗、排、挡能力史无前例的突破。2019年,还获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单体投入最大的洼地治理项目,总投入达14.987亿元。该项目整治河道8条,长46.11公里,退建堤防42.8公里,新建拆建闸站96座,其中,针对入海水道黄沙港为流经县城的骨干河道,每临汛期,大量客水压境,对县城构成威胁,存在安全隐患,该县整合资金近10亿元,对黄沙港二段河道实行改道分流,新开挖7.5公里长芦沟河和5.8公里长尤家沟河,一举缓解了黄沙港段县城段汛期压力。

十年来,该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面加强圩区建设,高标准加修圩堤820余公里,全县61个圩区圩堤达标率达到98%以上,排涝流量达1000立方米/秒,排涝模数从2012年的0.59上升到2023年1.0以上,从根本上扭转了“一雨成涝、一夜成灾”的被动局面,汛期连续多年有灾无害,实现安全度汛。该县近十年来通过水利工程和田间水利工程建设,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85.6万亩,占粮田总面积87万亩的98.4%,粮食增产幅度较以前提高约10%左右。

与此同时,十年来,该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专门制订《生态河道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河道整治和圩堤绿化同步推进,全县已建成省级生态河道 106 条、长358.56公里,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34.2 %,位居盐城市前列。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打造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大规模开展水环境整治,以点带面,改造一批旧村庄,呈现一片新水景,建成省级水美乡村 17个,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改观。其中,西塘河、神台河、盂兰河、李夏沟、串场河以及300余条各镇区生态河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处处鸟语花香,水清岸绿,令人心旷神怡,西塘河风光带还被评定为国家 “AAA”级水利景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