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品读书香向未来丨建湖县42位选手同读《袁隆平自传》阅读马拉松“开跑”
2022-05-23 10:19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通讯员 崔寿伟

说到马拉松,很多人脑海里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阅读也可以比赛吗?没错,阅读也可以是一场马拉松。2022年5月21日,由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马拉松比赛在建湖万达·天空之城“双湖读吧”拉开序幕,整个比赛时长近6小时,这也是建湖县举办的第三届“畅享建湖”阅读马拉松盛事。

第三届“畅享建湖”阅读马拉松开幕


42位选手6小时内同读《袁隆平自传》

所谓阅读马拉松,规则很简单,就是要求参赛者像长跑一样,在指定的时间,持续性地投入到读书中。上午9点,所有参赛选手来到比赛场地进行签到,大家都充满着活力与激情。9:30分,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建湖县委宣传部乔宗华部长致辞,“双湖读吧”负责人介绍阅读新空间功能和年度阅读活动,随后宣布阅读大赛正式开始。42位选手们迅速投入到阅读状态,每个人的表情凝重、认真。赛场也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做笔记时笔尖轻划纸张的沙沙声。

第三届“畅享建湖”阅读马拉松比赛阅读书目《袁隆平自传》

笔试环节,选手们在认真答题


根据比赛规则,为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周年,本次阅读大赛特选《袁隆平自传》这本书,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通过此次阅读《袁隆平自传》活动,来学习他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钻研精神,学习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矢志不渝、兼济天下的崇高风范。阅读活动中,参赛选手们必须在6个小时内,通过笔试排序、你做我猜成语、加字游戏、谁是卧底、读后感朗诵等五个环节进行书籍内容的测验,而最终成绩的评定,则以“质量分”的标准排定名次。

年轻选手大多“有备而来”

按照比赛规则,第三届“畅享建湖”阅读马拉松共有42位报名选手,并且每7人随机组成一个团体。从报名一开始,建湖居民就对阅读马拉松充满兴趣。“我们本来还担心报名人数不够,但是没想到很快就报满了42位。”建湖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说道。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大家认为枯燥安静的阅读活动,应该不太吸引现在爱热闹、爱刷手机的年轻人,但从接收到的信息来看,报名参赛的选手多是年轻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的43岁。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大学生、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等。

选手们在专注阅读《袁隆平自传》


他们中有的人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但是也做了很多准备。建湖县纪委姜丽丽报名参加后,特别搜索了前两届的阅读书籍,还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我会选择一本书,让自己沉下心来阅读。”

姜丽丽(图右)在专注阅读《袁隆平自传》


建湖县司法局潘晔则表示,平常工作也忙,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全身心专注地读一本书,在确定自己参赛前,还特别在相关网站上搜索了以往参赛选手的经验。“但是真正用起来的时候,发现持续阅读还是挺难的。”

阅读拉近距离体验快乐

下午15:30比赛结束,阅读区有部分不愿离场的选手则三五聚集,畅聊今天阅读马拉松比赛中的一些失误点以及各自的成绩,认真程度十足像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学子。

更有意义的是,因为是团体组队,很多选手虽然是第一次认识,但通过阅读的魅力,很多人都很自然地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为了朋友,相互合影留念。

经过激烈的角逐,第三届“畅享建湖”阅读马拉松活动产生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优秀奖若干,建湖万达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奖品。拔得头筹的第二组成员秦亚慧说:“集中在这种特定氛围中阅读,以容易接受的方式学习,拓展了多元化视角,效果很好。虽然这是一次阅读比赛,但我想获得优异成绩并非是大家的主要目的,6个小时读一本书,对人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来说的确是一场挑战,但那种一气呵成的畅快,只有参与的人才能体会到。”

活动颁奖现场


参赛的选手们带着对阅读的热爱前来,每个人脸上并没有对名次、成绩耿耿于怀,大家都真诚地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不少选手还表示明年一定要继续来战。

近年来,建湖县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积极落实建湖县委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批示,以榜样的精神为引领,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激发带动全社会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生活时尚,让书香四溢大街小巷,把读书这件“一个人的事”变成“一群人的事”,鼓励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加入阅读者行列。今天的建湖,走出了打造阅读之城的特色之路,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风尚已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