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宁县古河镇,有这样一位儿童督导员:他步履蹒跚,却走遍全镇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家门;他口齿不甚清晰,却把福利政策讲进无数家庭的心里;他身体受限,却以海洋般的胸怀托起许多孩子的未来。他叫徐洪洋,自2018年以来,以实际行动践行“阜小宁·童守护”的责任担当,成为古河镇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中最温暖的灯塔。
紧急守护人,与时间赛跑的希望接力
徐洪洋每日早出晚归,周末无休,整理档案、管理系统、走访儿童……他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儿童福利保障与关爱保护工作。连续五年获评“镇先进个人”,他却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份坚守,在危急时刻成为孩子的生命保障。2022年,中桥村的小轩确诊恶性生殖细胞瘤,高额手术费让家庭陷入绝境。徐洪洋第一时间确认其符合重病救助条件,迅速协调各方加急审核,以最快速度落实医疗救助与生活补贴,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他步履虽缓,却总能及时赶到,协调四方。这份从容可靠的守护,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政策活字典,把关怀融入孩子心坎
“孩子的事不能等。”徐洪洋深知,及时准确的政策帮扶,就是对困境家庭最实际的关爱。他逐条梳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研读低保、临时救助、残疾补贴等内容,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折页,成为全镇公认的“政策活字典”。古河社区的小康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却不知如何申请补助。徐洪洋主动联系村儿童主任,协助准备材料,很快为小康办妥每月补贴。“多亏小徐,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有了着落!”奶奶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8年来,徐洪洋累计帮扶65名困境儿童,让国家关怀精准滋润每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数据把关人,以信息化筑牢关爱之基
徐洪洋深知可持续的关爱不能仅靠个人努力,必须依靠制度和数据支撑。作为全镇儿童福利的“数据大脑”,他组织带领20个村居的儿童主任,2021年完成辖区内重残儿童“应保尽保”工作,2023年顺利完成“苏童成长”系统的困境儿童数据录入工作,2024年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摸排和评估工作,目前,完成流动儿童监测摸排和信息录入、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排查和录入工作......面对庞杂数据,他逐条核对、明确节点,确保信息准确,为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
他推动儿童主任实时上传走访与关爱记录,实现帮扶全程可追溯、可核查。闲暇时研读系统操作手册,随时为同事解答操作难题,确保信息不停滞、关爱不延迟。在他的努力下,古河镇儿童福利工作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一个不落”。
如今,徐洪洋依然埋头忙碌于儿童保护工作中,最早到岗整理档案,最晚离岗撰写材料。身体的不便从未让他放缓步伐,反而更深刻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他以坚韧的意志和深沉的同理心,扎根基层,践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宗旨。(孙华成李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