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愿同行·礼赞荣光——阜宁县志愿服务组织慰问困难伤残退役军人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05 12:29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关爱军人军属方面的积极作用,9月2日-3日,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县委社会工作部、县红十字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号召倡议,组织志愿者到各镇区(街道、社区)开展困难、伤残退役军人慰问活动,此次活动以暖心服务表达对退役军人的尊崇,以红色互动厚植群众的爱国情怀。

活动中,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组建了“18支志愿队伍+18个镇街”的精准服务矩阵,由阜宁县啄木鸟志愿者协会、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阜宁县春苗爱心志愿者协会等18家志愿服务组织分赴各镇,为全县150名困难、伤残退役军人送去慰问金和社会关怀。志愿者在慰问过程中,围坐在老英雄身边,聆听那些充满热血与坚守的故事:有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动人故事,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冲锋在前的无畏身影,有和平建设时期投身国家发展负伤坚守的事迹,还有抗洪抢险一线逆行救援的动人瞬间。这些不是陈列在纪念馆的史料,而是老英雄们亲身经历的人生履历,它们成为志愿者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98岁高龄的邓成银老人是一名抗战老兵,参加过抗日战争多场战役,阜宁县啄木鸟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走进他的家中,为他送上鲜花和慰问红包,并认真倾听他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志愿者深受鼓舞,对他在战争中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表示崇高敬意。家住吴滩街道的戴元法老人,在1971年国防施工时,面对突发的塌方险情,他第一时间冲向危险区域抢救战友,不幸负伤,后因伤退伍。即便离开军营,戴元法老人仍以“军人标准”扎根基层,先后担任三港村党总支书记、乡村政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他用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银发标杆”。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志愿者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退伍不褪色”的内涵。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为困难、伤残退役军人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各志愿服务组织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持续关注困难、伤残退役军人的生活状况,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爱。

下一步,县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等方式,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伤残退役军人等困难群体的行动中来,共同推动我县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顾伟)

责任编辑:王继芳 范进 王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