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镇沿河村:社工力量激活乡村治理新引擎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05 18:16

阜宁县东沟镇沿河村创新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通过“三个转变”重塑基层治理格局: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服务,从单一监督转向多元协同,从问题处置转向源头预防。这一创新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促进村务透明,保障村民参与。东沟镇沿河村的社会工作者在村务公开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专业方法推动民主协商和信息公开。通过村民议事会、焦点小组等形式,社工协助村委会梳理村务重点,确保政策传达清晰透明,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定期收集村民意见,建立反馈机制,促进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村务管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聚焦民生需求,服务乡村发展。东沟镇沿河村坚持“需求为本”的服务理念,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社会工作者深入村民家中开展需求调研,精准识别困难群体和社区问题。针对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常见问题,运用调解技巧和个案工作方法,促进村民理性协商,推动问题在基层化解。此外,还积极链接政策资源,协助村民申请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福利,确保民生政策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家庭。

强化社区支持,培育自治能力。东沟镇沿河村注重培育村民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意识,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培育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例如,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群体,推动建立邻里互助网络,提供心理关怀和生活支持。同时,社工还协助村委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共同维护村容村貌,营造和谐文明的乡村环境。

推动可持续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沿河村的社会工作服务不仅关注当下问题的解决,更着眼于乡村的长远发展。通过能力建设培训,提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协助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公益项目,助力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沿河村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了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通过专业赋能、情感联结和资源整合,社工已成为连接政府与村民的“暖心桥”、化解矛盾的“减压阀”、促进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沿河村将继续深化社工服务模式,让专业力量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和“稳定器”,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图景。(房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