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林业大学“青绿创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阜宁县阜城街道新港村,开展了一场集科普宣传、线上调研、文化探寻与政企互动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环保,以青春活力激活文化传承,深入触摸乡村红色记忆,为新港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新港村的中心广场,“青绿创行”团队的科普宣传活动热闹开启。志愿者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演示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小技巧,到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方法,再到秸秆回收利用的新途径,队员们讲解得细致入微。
与此同时,线上环保问卷调查也在有序进行。团队成员耐心指导村民用手机扫码参与,问卷内容涵盖了村民的环保习惯、对环保设施的满意度以及环保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多个方面。“线上问卷能更高效地收集数据,帮助我们精准掌握当地的环保现状,为后续提出针对性建议提供依据。”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在宣传活动间隙,团队成员还走进新港村的大街小巷,探寻当地文化。他们拜访了村里的老人,听老人讲述新港村的发展变迁和民俗故事,了解到当地独特的渔耕文化。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将环保知识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向村民宣传如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比如如何妥善保存传统农具、如何在节庆活动中减少环境污染等。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新港村村委会。村干部热情地向大家展示了村委会内摆放的各类书籍。书架上,农业技术、科普知识、文学名著、历史读物等书籍整齐排列,种类丰富,涵盖面广。这些书籍为村民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展现了村里对知识学习的重视。团队成员们纷纷拿起书籍仔细阅读,不时就书中的内容向村干部请教。村委会二楼则简要展示了党史相关内容,团队成员驻足浏览,对该村在党的引领下的发展历程有了初步了解。
在座谈会上,团队结合在村委会的阅读感悟与环保调研成果,提出了“知识+生态”的创新建议:以村委会的各类书籍为基础设立“乡村知识角”,定期更新环保相关书籍,组织村民开展读书分享会,交流农业生产与环保结合的经验等。村委会主任对这些建议表示认可:“将知识学习与环保实践相结合的想法,既能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又能推动生态治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此次实践活动,“青绿创行”团队不仅播撒了环保理念的种子,更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乡村的力量。队员们表示,将把在新港村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徐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