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阜宁县板湖镇暑期公益暑托班内传来阵阵热烈的讨论声。一场以“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的鉴别与防范”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正在开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志愿者化身“护苗使者”,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游戏,为孩子们撑起暑期“绿色防护伞”。
“如果书上没有出版社名字,或者印刷模糊,可能就是‘坏书’!”“陌生人发的游戏链接不能随便点!”课堂上,志愿者以漫画图解和情景模拟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非法出版物的特征、网络有害信息的常见陷阱。学生王沁怡举起一本志愿者提供的“问题图书”大声分析:“这本书的插图很奇怪,主角还在教我们打架,肯定是盗版的!”她的发言引得全班鼓掌。为加深理解,志愿者还设计了“绿书签行动”趣味问答。“正版图书的‘身份证’是什么?”“发现不良信息该怎么办?”孩子们争相举手,在答题中巩固知识。课后,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枚绿书签,上面印有全国“扫黄打非”办举报电话和护苗宣言。“我要把它夹在课本里,提醒自己远离‘文化垃圾’。”学生孔昊宸晃着书签说道。授课志愿者戴恋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让‘绿书签’理念深入人心,真正为孩子们营造清朗的成长环境。”据悉,此次课程是板湖镇“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盐净·护苗”专项行动的组成部分,后续还将通过发放“绿书签”倡议书、组织“健康阅读”打卡等活动,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文化安全防护网。(郭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