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秀兰,小宝,此刻炮火暂歇,我在益林东圩子战壕内提笔,明天,总攻将至,此信能否寄出尚未可知,但有些话再不说,恐永无机会……”清明时节,正是追思英雄、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的最好机会。一场以《未寄出的家书》为主题的红色情景剧在阜宁县益林镇海陵古街古戏台上演,剧中参加益林战役的苏北兵团突击连连长李卫国蹲在战壕内提笔疾书的场景令人动容。1948年,为了开辟华中战场,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苏北兵团。为迅速打开局面,苏北兵团指挥部经过战略研判,决定首战攻克苏北重镇益林。益林战役于3月16日下午6时发起,至3月19日凌晨3时结束,共歼灭和俘虏国民党第51师113旅及援军7000余人,活捉少将旅长王匡,我军亦伤亡2800余人。益林战役的胜利,彻底打乱了敌军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我军在中原战场和山东战场的作战行动,也极大地鼓舞了苏北敌后根据地广大军民的斗志,并有效形成对国民党宁沪杭核心统治区的直接威胁,为夺取更大城市的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红色情景剧《未寄出的家书》以益林战役为历史背景,以英雄师长殷绍礼、连长李卫国等解放军战士为英雄人物谱,不但见证益林战役伟大而悲壮的胜利,更以革命先烈的血肉为信使,将“打过长江去”的呐喊声烙进了益林这片红色热土,残破的信纸也随风卷入烽火三月天,化作红旗一角,让人们永远铭记英雄先烈为新中国的诞生所作的不朽贡献。“娘,您常说,李家世代佃农,唯有跟着共产党,才活得有骨气……秀兰,临行前,你为我做的那双布鞋,我一直未舍得穿,若我阵亡,请将布鞋子和信交给小宝,告诉他,爹爹打仗就是为了让他穿新衣上学堂……小宝快5岁了,我托战友刻了一把小木枪,放在行军包夹层中,若我未归,代我告诉他,爹爹不是英雄,只是千万护旗战士之一……”情景剧的主创人员,接到任务后,亲临益林战役所在地,感受和领略当年战斗场景,精心打磨剧本,把握英雄红色精神和革命斗志的伟大家国情怀,倾情演绎,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追忆红色、缅怀先烈、涵养情怀、奋斗奉献的“思政课”。
“娘,儿子不孝,但咱李家跟着共产党队伍打天下,生死值得呀……”这场隔空挥别的情景让在场观众纷纷落泪。现场78岁的老党员李加林说,现代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红色故事影响和教育人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奋进新征程。“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挖掘益林红色故事,打造更多红色情景剧,让益林‘红色名片’越擦越亮”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尹姿羿 唐英博 张洪文)
责任编辑:王继芳 陈为琨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