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全家福+调解室 龙窑村“三招”破解治理难题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1-13 10:08

“刚给村里打了个电话反映情况,问题就解决了!”11月12日,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龙窑村村民陈仁富站在家门前,看着整齐归位的网线,连连称赞网格员办事效率高。“原先网线耷拉着,老人小孩路过容易绊倒,太不安全。跟网格员刘莉一说,她当天就联系电信公司,没过两天师傅就上门修好了。”

陈仁富的满意,源自龙窑村一套“接地气”的治理方法——龙窑村用好8名网格员、16名微网格员以及32名网格志愿者队伍,制定全村需求全覆盖装户导视图,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窗口。村里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进一步细分单元并配备专人负责。根据事情轻重缓急,设置三个处理等级,确保“小事不拖延、大事不耽误”。

走进五网格一单元的记事栏,上面贴了很多不同颜色的便笺贴,对应事情的轻重缓急。便笺贴近期服务记录清晰可见。其中,11月1日,村民江兴全致电村党群服务中心,希望清理家门口堆积的秸秆。不等村里统一安排,网格员骆玉洁隔天就联系清运人员,两天后集中清理完毕。“群众反映问题,咱得抢在前头办。”村党总支书记邱信凤说。

在龙窑村党群服务中心,侧墙上一幅巨幅“全家福”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男女老少笑容灿烂,充满生活气息。“以集合拍摄凝聚共识,以影像图片留下记忆,以文化传承彰显党建力量。这‘全家福’是我们村的凝聚力象征!”邱信凤介绍,只要凑够十人想拍照,村里就联系摄影师,拍完再用电脑技术逐组合成到“全家福”中。如今照片上已有700多人,占全村常住人口的65%。

在常州创业的村民顾元峰每次回村,都会特意来看这张照片。“你看这是我父母,那是我儿时玩伴。常年在外,聚少离多,看看照片,心里的乡愁就淡了些。”从最初参与度不高,到如今村民主动询问拍照时间,这张不断“长大”的全家福,悄然凝聚起全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基层治理既要暖人心,也要解心结。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调解室,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的“暖心屋”,同时还邀请老党员、退休村组干部、法律工作者、社工等,打造一支26人的“一心工作队”。2023年,村里将河道以“先到先得”方式交由村民发展养殖。村民马某因屋后河道被邻居抢先签约而不满,双方争执不下。调解干部请双方坐下谈心,摆政策、讲道理,最终促成共识——河道由两人各占一半养殖。

“家长里短的矛盾,说到底都是心结。只要不偏不倚,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多些耐心、多些换位思考,再难的疙瘩也能解开。”邱信凤感慨道,“以前每月处理近20起矛盾,如今一年也接不到几个12345工单。”

一张网格兜住民生事,一幅全家福凝聚众人心,一间调解室化解邻里忧。近年来,该村先后获“盐城市文明村”“盐城市卫生村”“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龙窑村的实践印证:基层治理的成效,藏在为群众办的每件实事里,映在群众满意的笑容中。

(张勇峰 蔡志伟)

责任编辑:蔡志伟 张勇峰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