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万盈镇益民村新型社区近400户村民,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35%。76岁村民王秀兰坦言:“想帮子女减轻负担,可没有合适的事情做。”这部分“想干活、能干活”的银发群体成为农民增收“潜在股”。
面对需求,近年来,益民村两委以“党建牵线手工经济破增收难题、织密服务网激社区活力”为切口,推动乡村振兴从“宏观推进”转“微观落地”。村党总支书记陈勇带队赴盐城“三陆科外贸公司”考察,锁定手工包装外贸产品(烟嘴棒),强度低、技术门槛低,适合老年群体。村两委以“党员带头、自愿报名、分类管理”的原则组建手工队伍,选责任心强、威望高的党员任“手工小组长”,负责动员、登记、管理。在党群服务中心设120㎡手工加工点,配防滑桌椅、护眼照明,方便集中作业。提供“三免”服务:免交通费(企业每周1次上门送料、收成品);免技术顾虑(企业技术员每月2次培训,党员小组长“手把手”教);免结算担忧(每月5日村两委核工作量,10日前工资足额发放)。
该村依托党群阵地构建“15分钟服务圈”,建电商直播阵地,党员志愿者帮销手工制品、本地农产品。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按摩椅、血压仪供老人免费健康监测。社区划4个网格,每格设1个党支部,实现“家家有党员对接、事事有党员响应”。“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为行动不便老人代买、代购。“老书记工作室”聘请3名退休村党总支书记每周一、三、五坐班,提供政策解读、心理辅导、矛盾调解。长者食堂推行“助餐+多元服务”,提供“一荤两素一汤”营养午餐,日均服务30人,让老人“暖胃”更“暖心”。
“手工经济+暖心服务”让益民村老年村民“家门口就业”,“全职组”日均完成120件包装,月增收1080-2880元;“兼职组”日均60件,月增收540-1440元。村民吴翠芳笑称:“自己每月能挣1200多块,不用花子女钱,还能给孙子买文具,心里甭提多舒坦!”
“红色邻里”服务与文化活动打破“互不往来”僵局。助餐与多元照料解决“吃饭难、精神空”。“社区比家里热闹、有人情味”。独居老人周成英说:“以前吃饭凑合,现在每天来食堂吃,还能和老伙计聊天打牌。”
下一步,益民村将深化“手工经济+暖心服务”模式,拓展手工品类、带动更多人增收。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升级“助餐+健康护理”,让小切口持续释放大能量,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冯永忠 朱明军)
责任编辑:蔡志伟 张勇峰 李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