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香四溢,大丰区8.1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目前已基本收获完毕,各制种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正抢抓农时,精收细打对收获稻种进行精细加工,努力为产区提供优质种源。
作为农业农村部首批命名的杂交水稻制种大县,今年大丰区共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制种8.1万亩。尽管高温与台风天气为水稻关键生育期和收获带来一定挑战,但各制种企业、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始终未放松田间管理,尤其在精细收获与加工环节严格把控,全力保障种子质量。
金色农业作为全区杂交水稻制种单体规模最大的企业,制种面积达4万亩。据公司生产负责人介绍,因品种、栽插期和生育进程不一,水稻收获时间有所差异。公司组织技术人员每日踏田巡查,科学判断适收田块,统筹调度收获、运输、烘晒、包装及仓储等环节,确保各流程有序衔接、保质保量。对尚未成熟的田块,则持续加强后期管理,精心守护每一粒种源。
面对种植面积大、气候多变等挑战,金色农业、华丰种业、金字塔家庭农场等主体根据品种成熟期制订详细作业计划,在“精收细打”上下功夫。通过优化机型选择与收割参数,落实防雨防霉、减损防漏等措施,力争在抢时收获的同时,实现种子“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据初步统计,今年大丰区杂交水稻制种平均单产约13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200多公斤。尽管气象条件不尽稳定,各制种企业与种植大户对这一收成表示满意,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扎实推进制种生产,为推动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与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明贵 丁珊)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