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执生态优先之笔、穿绿色发展之线,以系统治理、创新突破、绿色转型为经纬,绣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时代图景。
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水环境治理传来捷报:王港闸国考断面周边,8000平方米违规堆场变身绿色草坪,生活污水实现全管网收集。日处理4000吨的港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与1.5万吨规模的海滩生物污水处理厂相继投用,为港区水质筑起双重防线。大气污染防治同样成效显著。“日常巡查+走航监测”的组合拳让废气异味无所遁形,涉气企业“家家到”排查建立起动态管理档案。内河码头与堆场专项整治持续发力,扬尘污染得到长效管控,全年两次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期间,应急响应机制高效运转,守护了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蓝天白云。
创新突破,破解环保发展瓶颈
面对环保政策瓶颈,大丰港另辟蹊径。通过建立排污总量储备库,市场化配置环境资源,成功助力16家企业的25个项目完成排放指标交易,让新建项目摆脱“无指标难投产”的困境。规划环评工作蹄疾步稳,省级开发区规划环评已通过技术评审,临港产业园规划环评进入审批倒计时。备受关注的尾水排海工程启动前期筹备,预计2029年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王港河尾水排放总量受限问题。
绿色转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大丰港抢抓“双碳”机遇,新能源版图持续扩容。岚泽绿色甲醇、吉电绿氢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其中吉电绿氢制储运加用一体化项目摘得全省首个氢储能示范项目桂冠,获得1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为港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传统产业也加速向“绿”而行,钢铁、造纸、化工等行业掀起智改数转热潮,节能降碳改造同步推进,绿电炼钢、氢冶金等前沿技术加快布局,一个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成形。
“我们用‘绣花’功夫守护生态底色,以创新‘针法’激活发展动能,让这幅生态经济双面锦越绣越精彩。”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天蓝如锦缎的底色,水清似丝线的光泽,产业转型的针脚细密而坚实,正以匠心独运的姿态绣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顾越)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