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大丰区大中街道,一幅村容整洁、产业蓬勃、活力奔涌的和美画卷正在徐徐铺展。村庄道路两侧杂物难觅,家前屋后清爽有序,226条河道水清岸净——这得益于一场覆盖全域的环境“焕新”战役,今年已累计整治道路两侧杂物及秸秆堆放1625处、清理庭院1796户、解决垃圾桶满溢1205处,315条沟塘重现生机。元丰村探索的“沟塘养鱼”“庭院种植”2.0版长效管护模式已在全街道推开,11个村实施的环境整治积分制,更将“干部干、群众看”变为“一起干、共分享”,让家园之美由内而外持久生辉。
环境蝶变只是序曲,产业兴旺方为强音。该街道创新“6+X”经济发展模式,为乡村注入了澎湃动能。“手工经济”如星火燎原,105家集中加工点与230余个自发点位编织成灵活就业网,带动逾2400名村民人均日增收40至120元。同德快乐制花、恒北美丽工坊等点位活力四射,贴标、塞棉、缝花等22种简单工序连接起54家订单企业;庭院“辅房经济”在方寸之地掘金,1412户村民各显神通——或出租闲置房屋,或在庭院培育蒜黄、蔬菜苗,更有如大新村村民精心饲养鸽子。恒北村为638户果农每户发放10棵苏翠1号梨树苗,八灶村集体带头人发放12000株杭椒苗,东片各村则依托大蒜、小米葱优势,以地膜大棚技术带动1125户增收,西片、中片3494户则种植时令蔬菜,庭院田埂间处处是增收的风景;“劳务经济”依托新团农业园区、丰收大地及工业园区,村集体有序组织1200余人就近务工,全年劳务经济辐射带动7328人增收;“农旅经济”在恒北村绽放异彩,16家农家乐与民宿不仅自身兴旺,更如磁石般吸引66户村民在景区、酒店就业。村民张德清借力恒北资源开办民宿、收购果品,直接带动近30户就业;阜北、新团、利民村则借势草莓园、绿生源等农场,吸引市民游客采摘超6000人次,带动4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
下一步,该街道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发力。人居环境将聚焦“一部、四沿、五旁”深化提升,以每月“回头看”确保整治问题动态清零;环境积分制将新增5个村,探索与村集体超市、惠民服务联动机制。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区100万元建设资金聚焦6个基建与环境项目,倒排工期全力推进。今年户厕改造验收及问题整改圆满收官,同时启动明年前期摸排。
从庭院到车间,从农田到景区,该街道的振兴足音坚实有力。每一步整治、每一份订单、每一颗果实,都汇聚成“和美乡村”建设的磅礴力量。当环境之美、产业之兴与农民之富同频共振,这片土地正以铿锵步履,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未来。(陈正坤 李丽丽)
责任编辑:蔡志伟 张勇峰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