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蜿蜒映城廓,蓝天如洗沐万家。在大丰区大中街道,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画卷背后,是该街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场上打出的系列硬核组合拳——从基础设施的强基固本到污染源头的精准管控,一场守护碧水蓝天的全民行动在这片热土上澎湃涌动。
强基固本,筑牢生态屏障根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街道以项目为抓手,持续夯实生态本底。污水管网建设打通“地下动脉”,直面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民生痛点,街道行动迅速。玲珑湖畔污水管网工程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建成千米管道,彻底解决生活污水出路;凤凰城小区污水通过新建的永盛路管网及一体化提升泵站,顺畅接入城市市政系统,470米管网建设高效竣工。污水收集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生活污染源头得到有效截流。河道治理重塑水清岸绿,新跃河综合整治工程疏浚河道5.57公里,清淤3万立方米,2公里生态木桩护岸与3万平方米沿岸绿化相映成趣,一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雏形初现。红花六组河清淤工程紧随其后,有序推进,水环境改善的版图持续扩展。户厕“革命”改善乡村“里子”: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更关乎大生态。全街道全年924座户厕改造任务已完成886座,完成率高达95%,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染,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水产养殖迈向绿色升级,该街道水产站聚焦大棚虾尾水排放监管,力推“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规范化建设。全年2152亩池塘生态化改造目标已全面告捷,11家百亩以上养殖场标准化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到位。
精准发力,守护清新“大中蓝”
蓝天白云是百姓最普惠的福祉。该街道多措并举,向影响空气质量的顽疾精准亮剑。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疏堵结合,一面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一面建立严密的街道干部包村(居)责任网。15000份禁烧承诺书与告知单、120条宣传横幅织就全民共治的“天罗地网”,确保田间地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扬尘治理擦亮城市底色,以铁腕巡查压实抑尘责任,123次巡查直击工地、道路等关键点位,31个扬尘问题无处遁形,全部整改到位。技术赋能推动源头减排,落实年度大气重点工程,两套高效除尘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工业废气深度治理注入硬核科技力量。
铁腕治污,拧紧工业企业“环保阀门”
企业是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该街道引入“环保管家”专业力量,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监管。全面体检,问题“清零”,对工业园区49家涉污企业展开环保手续、设施运行、排污标识等全方位“体检”,找出问题隐患,一企一策出具限期整改指令书,建立台账、闭环管理,确保问题逐项击破,目前整改完成率已达100%。
环保安全,双管齐下,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覆盖企业67家次,对危废仓库建设不规范、消防设施缺失、贮存混乱等27项安全隐患“零容忍”,现场交办、立行立改,筑牢环境风险防控堤坝。
精耕细作,织密畜禽养殖“监管网”
全街道39家养殖场(户),特别是14家规模养殖场,其污染管控关乎周边水土。该街道兽医站以污染治理设施到位、粪污资源化利用到位等“五到位”为标准,开展239户次高强度专项巡查。34个涉及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被及时发现并整改到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篱笆越扎越紧。
溯源攻坚,擦亮“水美大中”生态名片
水是大中的灵韵所在。该街道以断面监管为眼,以黑臭治理为拳,以溯源解析为刃,全力提升水环境品质。紧盯断面,动态清零,对80余条次河道水质进行高频巡查,7处影响水质的问题被迅速锁定并整改,守护河道“健康指数”。消除黑臭,还清于民,3条困扰群众的黑臭水体经过系统治理重焕生机,浊流变清波,周边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该街道以基础设施的坚实根基、污染管控的雷霆手腕、回应民声的赤诚之心,在污染防治的考卷上奋力书写绿色答案。每一项管网的通水、每一片秸秆的转化、每一次信访的圆满解决,都是该街道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笔一画描绘更加清新、明亮的生态画卷,让大中大地永葆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陈正坤 臧名豪)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李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