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织布机声催醒田间禾苗,当古河口弯弯的河水淌过洋岸粮站那浅浅的码头……”朗诵者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大礼堂的上空,让红色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时代生命力。7月1日下午,大丰区万盈镇在该镇益民村文化大礼堂开展“铭记历史文化浸润”主题活动,通过场景复刻、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参与者在互动中理解历史内涵。
此次活动由万盈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万盈镇文广服务中心、益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举办。来自该镇机关、学校、各村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创新实现了‘三个转化’。”万盈镇宣传委员蔡芳芳在致辞中指出:将红色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文艺符号,将地方文化转化为治理赋能的精神动力,将群众参与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实际行动。她特别提到文化志愿者队伍中“60后戏曲票友”与“00后街舞新秀”的年龄跨度,强调这种代际传承正是万盈文化活力的生动体现。
演出共招募文化志愿者32名,其中既有专业文艺工作者,也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居民。背景视频中的发展成就素材全部取自万盈镇近年建设实景。这种“本土创作+全民参与”的模式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情感纽带。历时80分钟的文艺演出,不仅是一次文化志愿者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万盈镇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推动“红色七月”宣讲的创新探索。观众们有序离场时,不少人仍在讨论节目中的精彩片段。退休干部冯杰涵感慨道:这样的活动既有“红色味”,又有“泥土香”,不知不觉中传承了红色文化,赓续了红色血脉。(冯永忠 吉宗强 朱明军)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