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街道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6-27 09:45 我言新闻

近年来,大丰区大中街道党工委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打造“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力构建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该街道党工委不断强化思想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三会一课”、大中讲堂、党员活动日为平台,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正常有序开展党建活动。通过党员集中学、组织外出参观学、开展讨论交流学等形式,保证党员多层面接受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在抓好党员教育的基础上,该街道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党建+基层治理。该街道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院”四级管理体系。健全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指导各小区按规定程序成立业主委员会,构建社区党总支部、小区物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志愿者服务团队“四方联动”机制,推进“三长三员”(即:网格长、楼栋长、党小组长,网格员、物业管理员、治安辅警员)进楼栋,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元丰村党总支完善“村党组织——网格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发挥21户党员中心户作用,建立“村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乡村治理服务队,推动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构建以红色党建为纽带的组织网、共治网、服务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党建+环境提升。该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以农村“四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为统领,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工作。恒北村党委坚持“九无十净”标准,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河道、道路保洁考核办法,做到周检查、月考核、确保保洁工作保质高效。按照“一村一路一河一带”示范点建设要求,打造了春柳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清洁庭院”评选,鼓励农户用好家前屋后的“四旁地”“拾边地”“沟边地”种植苏翠1号梨,让户净、道美、环境优、农民富成为常态。

党建+富民增收。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活力。组织和引导村集体当“合伙人”、村“两委”当“带头人”,因村制宜发展特色项目,通过“集体+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抓增收。打响“恒北早酥梨”“裕华大蒜”“丰收大地”三张名片,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出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发展手工经济,促进富余劳力有事干、有钱赚。目前,全街道有集中加工点70多个,分散点170多个,从业人数1800多人,对接手工订单企业50多家,手工活品种达30多种。已成立物业公司9家、劳务公司3家、农业公司2家,带动14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村集体年增收460万元。坚持党建+公司+农户的发展机制,突出大蒜品牌建设,以“做大一棵蒜、做强蒜产业、助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大蒜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种、精心指导农民管、热忱帮助农民销,不断扩大大蒜种植规模,推进大蒜产业化进程,全面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同德村利用闲置村部房子,推行“党建引领+家庭工坊”的模式,发展以包装洗洁类产品等手工经济,村民一天下来有50元左右的收入,昔日闲置的劳动力如今在手工经济的带动下焕发新的活力。(陈正坤)

责任编辑:蔡志伟 张勇峰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