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早餐
2025-02-24 15:49 我言新闻

清晨五点半,天还未亮透,大丰区刘庄镇的街道上已响起沙沙的扫帚声。环卫工人王阿姨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推开“爱心驿站”的门,一碗冒着热气的牛肉面递到她手中。“大姐,今天天冷,多吃点面!”系着围裙的志愿者笑着招呼。这样的场景,在这间24平方米的小屋里已重复了2000多个清晨。

2019年一个平常的日子,大丰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森,在街头看见环卫工人就着冷水啃冷馒头。那一幕刺痛了他的心:“城市的光鲜背后,不该让守护它的人寒了胃。”1个月后,印着“爱心早餐驿站”的灯箱在刘庄镇亮起。大丰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每年拨出专款,每日免费提供热乎的牛肉面、鸡蛋,六年来风雨无阻。这些环卫工人们私下都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城市的‘隐形人’,现在捧着热乎饭,心里也热乎了!”

这份温暖,跨越千里,传递到秦岭脚下的宜君县。2018年初,王加森跟随盐城对口扶贫工作组走进这座陕西小城时,发现这里的环卫工天不亮就要上岗,回到家乡后,宜君县环卫工的身影时常在他脑海浮现,他始终对此事念念不忘,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让尊严有温度。”2022年,宜君县哭泉镇街道上新增了爱心早餐车,成为破晓时分最温暖的风景。企业每年投入10万元,让全镇环卫工人能吃上热腾腾的包子、热粥、豆腐脑。

“一碗面一碗粥能暖一个人,千碗万碗就能暖一座城。”公司宣传片中展示的企业负责人与环卫工人合影里,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上漾着笑容。有人算过一笔账:六年来,企业为两份“早餐承诺”投入近百万元,相当于少接三个外贸订单。但王加森说得诚恳:“机器可以停,订单可以缓,唯独对劳动者的尊重不能迟到。”

如今,留学归国的95后年轻一代企业家王磊正在逐步接过父亲手中企业经营和爱心传递的接力棒,爱心驿站还将是小镇不变的地标。环卫工人的橘色工作服上映着熹微晨光,碗筷碰撞声与街巷苏醒的声响交织成曲。王磊常想起《礼记》中的一段话“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从企业长久的爱心坚持中明白,真正的企业情怀,就藏在这人间烟火升腾的温度里。

从黄海之滨到黄土高原,从牛肉面到热粥,变的是山川风味,不变的是手心温度。王加森和王磊知道,那些捧过热乎早餐的手,终将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因为这座城市的黎明,从来都是劳动者与守护者共同点亮的。 (尹思雨)

责任编辑:问泽祥 张勇峰 李腊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