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滨海县沿海工业园,由江苏皖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及配套项目现场,桩基轰鸣,施工正酣。从一纸蓝图到破土动工,这个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约100亿元、税收5亿元的重大项目,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工,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开创了令人瞩目的“滨海速度”。这背后,既是滨海县委、县政府抓项目、优环境,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高效率,当好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的生动写照,也是滨海县数据局创新港开区重大项目“1·3·4”服务机制精准落地的成效,更凝聚着政务服务团队主动作为、助企纾困的务实担当。

在“1·3·4”服务机制中,“1个专班”发挥着核心牵引作用。滨海县数据局为皖维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班,专班成员涵盖发改、自规、住建等多部门业务骨干,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项目落地后,专班第一时间开展“上门问诊”,梳理出项目审批中的“堵点”“难点”,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在项目工程规划许可阶段,专班主动协调人防、排水、环保等业务评审部门协同服务,同步推进材料审查,仅用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提前协同审查和工程规划许可证发放;在施工图审查环节,实行“线上审查+线下指导”相结合,审查意见实时反馈给企业,确保问题整改“不过夜”。
“3项服务”即:“超前指导”“全程代办”“容缺预审”,为项目推进提供了精准的时间保障。滨海县数据局结合皖维项目实际,全面梳理从企业设立到施工许可涉及的审批事项、材料、时限和路径,帮助企业量身定制《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材料清单》和《全流程审批时序图》,通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现项目推进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同时安排金牌帮办代办专员驻点港区办公,全流程帮助企业准备相应申报材料,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容缺预审,及时破解推进难题,最大限度压缩项目开工前的筹备期。
“4项举措”进一步夯实了服务支撑。滨海县数据局今年推出极具特色的“一链通办”“信用承诺制”“桩基先行”“开工一件事”4大服务举措,并根据项目特点灵活运用。皖维项目落地后,数据局立即依托自主开发的重大项目“一链通办”办公自动化平台,将项目纳入在线管理库,实行审批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将审批责任压实到人,审批时限压减到点。此外,针对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为皖维项目同步办理了施工许可证和临时用水报装,大幅减少企业成本、提高审批效率,有力推动项目快速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关键节点,滨海县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靠前、亲自督办,全程参与项目申报指导与流程协调,有力推动施工许可审批提速增效,并在事项办结后,亲手将证书颁发给江苏皖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夏明权经理,并现场承诺:“我们数据局将持续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全力保障皖维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这一暖心举措不仅彰显了滨海县对重大项目的高度重视,也传递出政务服务的温度和诚意。

“时间就是效益,速度决定成败。滨海县数据局的同志们用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句话,我们的项目仅用两个月就顺利开工,这样的‘滨海速度’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滨海县亲商、重商、安商的优良营商环境,也让我们对在滨海投资发展充满了信心!”作为港开区首个享受到“1·3·4”服务机制红利的项目,夏经理由衷赞叹。
江苏皖维新材料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验证了滨海县数据局开创港开区重大项目“1·3·4”服务机制的实效性与创新价值。下一步,滨海县数据局将继续深化完善这一服务模式,让“滨海速度”和“滨海服务”成为项目建设的新常态,让“1·3·4”服务机制成为区域营商环境的一块“金字招牌”,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滨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徐启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