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滨海县农业园区聚焦土地流转、劳务用工、邻里相处等涉农矛盾高发领域,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推出“源头排查、多元联调、法治护航”三项举措,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为园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和谐稳定筑牢安全屏障。
精准排查“无死角”,筑牢矛盾预警线。园区充分发挥网格员、农技员、老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建立“分片包户、定期走访、实时反馈”工作机制,将排查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户家中。针对土地权属争议、灌溉用水分配、农产品购销合同等高频纠纷类型,开展“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化”管理,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类登记、动态跟踪,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早介入。今年以来,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反馈等方式,累计收集矛盾线索30余条,提前化解灌溉纠纷、劳务薪酬争议等潜在矛盾26起,有效避免“小纠纷”拖成“大问题”。
多元联调“聚合力”,破解化解梗阻点。创新建立“园区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农业专家”联动调解机制,整合行政、法律、技术等多方力量,针对不同类型矛盾“对症下药”。对于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等复杂纠纷,联合国土、农业部门现场勘测确权,运用GPS定位、档案核查等方式明晰权属边界;对于劳务、合同类纠纷,邀请法律工作者解读条款、明晰权责,引导双方依法协商;对于邻里琐事、生产互助等矛盾,发挥老党员、种植大户“和事佬”作用,以乡情民意化解隔阂。今年秋季,园区两户种植户因耕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联调小组迅速介入,联合测绘人员现场定界,邀请老村干部见证调解,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保障了秋收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园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园、矛盾不上交”。
法治护航“固根本”,拧紧源头安全阀。坚持“调解+普法”同步推进,将法治宣传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利用园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田间课堂等载体,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宣传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在调解现场开设“流动法治讲堂”,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理念。同时,建立纠纷化解“回访跟进”制度,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定期电话回访、上门走访,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弹。通过常态化普法和跟踪服务,园区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升,主动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诉求的比例大幅提高,今年以来涉农信访量同比下降35%。
如今的滨海县农业园区,田间地头秩序井然,企业农户和谐共处。下一步,园区将持续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以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王瑾 梁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