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巨镇前案村:深化治理托起幸福民生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09 16:59

近年来,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聚焦党建引领、服务赋能、制度创新,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了从“治理难题”到“治理范例”的华丽转身,走出特色基层善治路,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

该村以党建为核心引擎,创新开展“田间微党课”“点亮微心愿”等特色活动,将理论学习融入生产生活,用实干担当赢得民心。通过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激励、“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创新,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走出了组织强、民心聚、乡风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该村建成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思想素质和致富技能培训,从政策理论学习到实用农业技术传授,全方位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该村70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202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村集体收入逾120万元,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党建引领释放出的强大动能。

服务赋能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该村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划定5个网格小组,构建“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网络,每名班子成员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不少于30户群众,确保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在环境整治中,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改善村容村貌。党员陈大姐主动承担网格内卫生监督责任,每天巡查道路卫生情况,在她的带动下,群众养成主动清理门前杂物的习惯。为更好服务村民,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面对行动不便的村民,帮办员提供上门收集材料、代办医保缴费等服务。独居老人周奶奶感触:“上次我生病,一个电话志愿者就赶来,不仅送我去医院,还帮忙挂号拿药,像家人一样。”据统计,3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高效解决50余个民生难题,让“有困难找服务队”成为村民共识,也让前案村处处洋溢着互助友爱的氛围。

制度创新构建基层治理“融合体”

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凡涉及村里的重要事项,严格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确保决策民主、透明,实现村民自治。在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中,从项目提议到最终实施,都充分遵循“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提议建设文化广场后,村“两委”商议并征求村民意见,形成方案;党员大会审议时,党员提出建设性建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通过后,全程公开进展。村民对项目了如指掌,主动参与建设,积极性高涨。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等阵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村史馆陈列着珍贵的老物件和历史照片,展现村庄发展变迁。村里常邀请老党员、革命烈士后代讲述革命故事,让年轻一代了解先辈奋斗历程。该村以“积分超市”鼓励群众遵守村规民约。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等赚取积分,凭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如今的前案村,在党建引领下组织更强、服务凝聚中民心更齐、制度保障下治理更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巨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