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镇上旧村:“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新活力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29 15:48

走进滨海县正红镇上旧村的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圆润的阳光玫瑰、夏黑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们穿梭在藤蔓间,小心翼翼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旧村依托地理优势,盘活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葡萄特色产业,让小小的葡萄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党建引领,点亮产业“新路子”。曾经的上旧村,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多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收入渠道单一。为破解发展难题,上旧村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点燃产业发展“火种”。

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前往周边葡萄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结上旧村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确定以高品质葡萄种植为核心产业。2021年,上旧村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党支部书记带头入股,动员村民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累计整合闲置土地200余亩,建成标准化葡萄大棚50余个,引进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优质品种,从“零散种植”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上旧村产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种出品质“好葡萄”。“种葡萄不仅要靠经验,更要靠科技。”上旧村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为提升葡萄品质和产量,合作社始终把科技兴农放在首位。

邀请外地专家定期驻点指导,从葡萄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果实套袋、品质检测,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物理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确保葡萄绿色、安全、优质。

引入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在大棚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滴灌系统,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棚内环境,精准控制浇水、施肥,既减少了人工成本,又提高了葡萄品质。如今,上旧村葡萄甜度可达18-22度,远超普通葡萄,凭借“果大、味甜、无核”的优势,赢得市场青睐。

多元销售,拓宽增收“致富路”。“以前担心葡萄熟了卖不出去,现在根本不愁,线上线下订单不断,还没开园就有客户提前预订。”合作社负责人杜效涛拿着刚打包好的葡萄,笑得合不拢嘴。上旧村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让葡萄“走出田间,走向全国”。

线下与周边商超、水果店、农家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上旧村葡萄”直销点,同时举办“葡萄采摘节”,吸引游客入园体验采摘乐趣,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带动采摘收入超50万元。

线上依托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短视频账号,打造“上旧村葡萄”品牌IP,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展示葡萄种植过程和采摘场景,产品远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此外,合作社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优先吸纳村里的脱贫户、留守妇女务工,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实现了“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入股有分红”的多重收益模式。

如今,上旧村的葡萄产业不仅让村庄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更让乡村振兴的“甜蜜”愿景照进现实。下一步,正红镇将继续扶持上旧村葡萄产业发展,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开发葡萄汁、葡萄干等深加工产品,让“小葡萄”串起更长的“甜蜜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陈之泉 吴科 梁建山)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