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八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多元齐发唱响新时代文明赞歌,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从集镇到村落,文明实践不断延伸,用温度暖民心,用活力点亮百姓生活,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文化活动,点亮生活“星夜空”。夜幕降临,八巨、前案、王庄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鼓乐齐鸣,居民们搬着凳子围坐,传统歌曲、广场舞、“荡湖船”轮番登场,老老少少看得津津有味,“这‘文化大餐’比蹲在家里看手机、电视过瘾多了!”社区居民姚大爹看着说。夏夜微凉,星河为幕。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增强返乡大学生与家乡的情感联结,该镇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星光映银幕、青春共相聚”主题观影活动,组织青少年和返乡大学生共同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在光影中感悟家国情怀,传承奋斗精神。观影中,孩子们聚精会神,被航天人、创业者等父辈形象深深吸引,返乡大学生们则若有所思,在熟悉的乡音和故土背景下,更加体会到代际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返乡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该镇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说:八巨镇将持续做好文明实践“白+黑”,融入主题宣传、公益服务、健康运动等环节,让文化惠民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文明阵地,筑牢服务“主心骨”。百姓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哪里。”这是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准则。如今,全镇13个文明实践站(所)宽敝的活动室里常有欢声笑语,农家书屋里村民静静阅读,道德讲堂上榜样故事涤荡人心。“家门口的实践所(站)比小公园热闹!”居民王玉梅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她家的小孙子每周都盼着来参加活动,结束了总舍不得走。在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更是“多面手”,集党建、文化、志愿服务于一体,经常有民间艺人在广场上拉琴弹唱淮剧戏曲,让文明气息浸润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阵地不仅是硬件的“标配”,更是居民精神的“栖息地”,把邻里乡情聚得更近,把文明根子扎得更深。
志愿服务,织密幸福“保障网”。“家里自来水管道漏水了,能帮助修下吗?”“孩子放假没人管,有托管活动吗?”百姓的需求,在该镇各村(社区)总能得到及时回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所(站),八巨镇创新“接单、派单”模式,志愿者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收集诉求,再精准对接服务。“有困难找红马甲”成了居民的口头禅。该镇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农家“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和拉家常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事儿。志愿者、网格员从帮老人代缴水电费到相关惠民政策解读和跑腿帮办手续,一件件“小事”办进了群众心坎里。文明实践之花在八巨处处绽放。该镇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体系建没,丰富活动内容,让文明实践在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乡风文明涵养中持续进发新动能。(张萌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