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近日,滨海县天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了少年儿童苗银冰箱贴制作活动,吸引了辖区少年儿童踊跃参与。活动通过沉浸式非遗技艺体验,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苗族银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少年儿童们介绍了苗族银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孩子们专注聆听,对精巧繁复的锻造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志愿者特别展示了蝴蝶、花鸟等苗族银饰中的经典纹样,引导孩子们观察传统图案的对称构图之美及其蕴含的吉祥寓意,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活动以“传承苗银文化,贴映民族风情”为核心,志愿者首先通过实物样本展示,生动讲解了宋锦“经纬交织”的织造技艺与苗银“錾刻镂空”的工艺特色,帮助孩子们直观理解传统工艺的精髓。随后,志愿者详细演示冰箱贴制作流程。
活动中,孩子们领取了印有宝相花、缠枝纹等传统纹样的宋锦布料。在动手环节,他们先用铅笔在硬纸板上勾勒出云纹、回纹等经典宋锦图案。“你们要密切注意线条的流畅度,这些看似简单的纹样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最精彩的环节当属苗银效果的精彩呈现。完成线稿后,孩子们使用特制的金属笔描边,并搭配苗银蝴蝶、花朵等饰件,通过裁剪、粘贴、镶嵌等步骤,最终制作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实用性的苗银宋锦冰箱贴。
进入实操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匠人”。经过一个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件件造型别致、寓意美好的苗银风格冰箱贴陆续完成。
天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说,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成功实践了“可触摸、可参与、可延续”的非遗传承新路径,有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据了解,本次非遗课堂构建“增强文化认同意识—体验非遗传统技艺—触动内心情感共鸣”的沉浸式技艺学习链条。活动选择冰箱贴作为载体,利用其“小物件承载大文化”的特质,让非遗技艺为少年儿童搭建了亲近非遗、展示创意的平台,使传统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记忆。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