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场镇聚焦乡村发展绘就和美新画卷
2025-05-12 14:27 我言新闻

近年来,滨海县天场镇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文旅产业兴、群众精神富、人居环境美。

文旅融合,产业兴旺。依据镇村实际调整规划方案,细化建设内容,组织镇村干部紧紧围绕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谋划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路径,着力推动西兰花、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找准符合发展实际、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增收之路。抓住“小田变大田”的发展机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成片化种植,打造高标准示范农田。放大S328沿线西花兰种植基地辐射带动效应,整合现有冷库等资源,成片流转土地2000亩以上实施西兰花与毛豆轮茬套种,把S328天场段打造成滨海西兰花大道。

文明建设,精神富有。锚定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乡村目标,大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村民既实现“口袋富”,也实现“脑袋富”。加大“三农政策”宣传力度,不拘地点,让田间地头成为宣讲课堂,用“接地气”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开展村晚、送戏下乡等文艺活动,活灵活现的文艺表演“浸润”民心,让群众在看戏中领会党的政策、体会党的关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建立群众议事机制,倾听民意纾解民困,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满足群众当家做主的精神需求。

绿色发展,环境优美。秉承绿色生态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好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群众生活在“景区”。以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扎实推进S327、S328及旅游干线沿线环境整治,不断提升村容村貌。一体推进集镇功能提升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淘汰敞口式垃圾清运车,垃圾吊桶车、四分类垃圾清运车全部配备到位,并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河坡种植清理,在陶河村试点实施“荷塘月色”项目,连片种植荷花,建设环河步道。

(吴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