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激发时代干事创业激情,打头阵、做示范、勇争先,4月21日,滨海县滨淮镇党委学习中心组成员重走宋公堤主题文化展陈馆沉浸式党日学习活动,再一次受到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和历史回望与心灵精神上的洗礼。
1941年,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率领沿海军民于5月15日开工,7月31日结束,修筑了一条从头罾至扁担港45公里捍海大堤。当时,面对日寇侵扰,物资短缺,气候恶劣,海潮袭击等实际困难,宋乃德以“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的决心,组织2万多军民,历时77天,建成“防潮大堤——宋公堤”。成功抵御了比1939年更高水位的海啸,护住沿海百姓的安居乐业。于是,沿海之农万户欢腾,讴歌共产党、新四军、抗日民主政府。为了歌颂宋乃德、纪念抗日民主政府造福人民的功绩,特树“宋公记功碑”,以垂永久,并将海堤取名“宋公堤”。展陈馆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陈和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新四军与沿海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和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谋幸福”的宗旨。
滨淮镇党委学习中心组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以红色精神滋养初心、阅读力量赋能使命的主题开展党日活动。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红色经典诵读与读书分享环节。中心组每个成员重温“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宋公堤不仅是国家大型水利建设工程的丰碑,更是共产党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象征,更是新时代的精神所需。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与精神的洗礼,更吹响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的号角。下一步,滨淮镇将继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民宗旨,在锚定强势崛起目标中,实干争先,以挑大梁的担当打赢“十四五”收官之战,书写滨淮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严岭山 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