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新街镇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做好河道规划、建设、管护“三篇文章”,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治水常态长效,共建美丽水环境,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幸福乡村。
强化宣传 守河“尽责”
造浓爱河护河氛围。新街镇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提高群众参与美丽河道建设的重要手段,“生态新街”公众号、微信群、悬挂横幅、视屏标语、广播会议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争当保护河道环境的宣传员、参与者和保护者,营造全镇共同爱河、护河,形成“人人参与管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满足群众对共建美好水生态环境的需求,绘就一幅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绿树成荫、花草芳香的美丽画卷。
建章立制 守河“担责”
加强河长制制度化管理。新街镇严格落实上级河长办要求,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了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体制。细化河长制工作的方案实施,明确市、镇、村三级河道的河长、河长助理、河段长及河段警长并公示上岗,每条河道实现市镇村干部挂钩全覆盖。推行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为水域保护划清了实实在在的“责任田”,让巡、管、护、治有人问、有人管。全镇围绕推行“七个一”制度,即建立“一河一档”、落实“一河一长”、制定“一河一策”、打造“一河一景”、树立“一河一牌”、推动“一河一查”、开展“一河一评”,让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出台了镇河长制工作会议、信息报送、数据信息共享、工作通报、举报投诉受理、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工作督查、交办督办等项工作制度,编制完成三级河道的“一河一策”工作手册,严格按照工作手册对河道进行长效管护。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到了政治上清醒、行动上坚决、落实上迅速。严格落实网格化责任制,建立镇级河长月巡查、村级周巡查、巡河员日巡查机制,及时查看河道水质及河道周边环境状况,寻问题、找方法,督查河流环境整治。
整治提升 守河“履责”
新街镇积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到河长制工作中,结合贯彻落实东台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文件《关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六无一达标”互学互促提升行动通知》部署要求,切实加强辖区内河、沟、塘的长效管护责任。构建“河长+网格”联动工作机制,划分镇、村包保网格,重点巡查各村河、沟卫生状况,聚焦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对河道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杂草、枯烂树枝等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排查全覆盖、整治无死角。
新街镇精心打造河长制样板河道,对全镇河道水网管护形成连片示范带动效应。同时,强化河道日常监测管护,不断提升河道保洁水平,持续改善优化水环境。开展水功能区达标整治行动,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对影响骨干河道水质原因注重源头治理,针对支流河道长年积淀淤积严重,积极开展河道疏浚整治清理淤泥。加大对畜禽污染和散、乱、污企业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宣传引导控制农药化肥投放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集镇污水管网建设,积极开展排污口监管,确保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合法,废水达标排放。根据重点工业行业污染治理的要求,对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新街镇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综合举措,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实现了“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良好局面,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治理和保护成效,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荀婷 范进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