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期定稿
10月6日 CCTV-13
欢度国庆 乐享幸福时光
10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盐城阜宁穆沟古村。国庆假期,各地的人们以多种方式欢度佳节,乐享美好幸福时光。在江苏阜宁,原汁原味的特色田园生活唤醒了童年的美好记忆。
游客:小桥流水,原乡原野,走在村里感觉心情非常愉悦和放松。这里还有很多非遗老技艺,让我们想起童年的乡愁回忆。
10月6日 新华社客户端
江苏建湖: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10月6日,新华社聚焦盐城建湖,推出短视频《江苏建湖: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建湖县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0月6日 CCTV-13
品味传统文化 感受古韵之美
10月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盐城亭湖。
江苏亭湖竹林民俗博物馆随处可见的地方老字号、老手艺、老建筑、老场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面塑摊位前,非遗传承人一双巧手在各色黏土上飞来飞去,约七八分钟,面塑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10月6日《人民日报》
6日,《人民日报》二版以大幅美图报道东台条子泥湿地。
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加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麋鹿聚集在盐蒿地奔跑,成为海湾湿地独特的生态美景。
10月7日 CCTV-13
特色水乡民俗活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10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盐城盐都区。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水乡民俗活动、文学活动。在草房子乐园景区,孩子们参加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扎染等文学自助体验的研学课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0月9日 CCTV-4
《中国缘》——郁金香情缘
9日,央视频app及电视端CCTV-4全网首播的《中国缘》栏目将镜头对准大丰区荷兰花海,及来自荷兰的郁金香技术专家尼克,同时段的收视、关注度全国所有频道节目排第二。《中国缘》栏目讲述了种花达人尼克在大丰追逐梦想的故事。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亿万观众眼前。
1956年,尼可出生在荷兰一个郁金香世家。7岁时尼可就已经学会剪花、筛选有病毒的花,10岁时他便开始驾驶拖拉机帮助父母收获郁金香种球。17岁那年,从农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尼可终于接过父母的公司,以一个园丁的身份开启他的创业之路。然而在尼可的心底,他并不满足像父辈那样,只是成为一名普通的园丁,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把郁金香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013年,大丰向他抛出“橄榄枝”,当时大丰新丰镇正在规划2.46平方公里的多彩荷兰村项目。带着试试看的心理,尼可来到大丰,这座干净整洁的小城一下子就抓住他的心,尼可决定正式加盟荷兰花海。从那时起,他把多数时光都献给大丰荷兰花海这片热土,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热爱的郁金香事业。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郁金香着迷,心中始终认为郁金香能让我走向世界,结果我在中国实现了梦想。”这位地地道道的“大丰老乡”正将“让大丰走近荷兰,也让荷兰留在大丰”的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如今,每一个到小镇参观过的荷兰友人都会情不自禁赞叹:“来到这里,仿佛置身家乡一样。”
尼可的加入,为花海打造着盈利点,也让中荷“前世今生”的故事荡漾着别样之美。通过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目前荷兰花海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郁金香品牌,种植300多个品种、3000万多株郁金香,被授予“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世界郁金香最佳景区”等称号,创造日接待35万游客的记录。荷兰花海正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一带一路”,走向风情荷兰,走向世界各地,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俯瞰千亩郁金香花海,荷兰风情的木屋、风车点缀其中,明艳的花朵如一盏盏小酒杯,妖艳艳地开着,在阳光下摇曳着生姿,撩得人心醉……这是荷兰花海里的锦绣年华,也是少年尼可的梦想,如今圆梦成真。
10月10日 新华日报 头版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
盐南高新区“科创之核”攀新高
10月7日,总投资53亿元的瑞辉新显示和半导体项目在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科创走廊开工建设。盐南高新区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全程帮办服务,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项目签约到开工的全部手续办理和准备工作。该项目一期投资约30亿元,将深圳生产基地和上市公司总部迁移至盐南高新区,并新建4条触控显示及模组生产线,主要服务车联网、物联网等高端定制化市场;二期工程投资约23亿元,新建国内领先的射频前端模组生产线,计划明年启动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贡献近3亿元。
2019年,盐南高新区成功挂牌省级高新区,之后制定出台“科技创新30条”“人才新政30条”,持续开展高新产业置顶培育、国家高企梯度倍增等“六大行动”;去年11月,盐城吹响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的号角,机器轰鸣声中,第一根地桩打入南海未来城板块;今年,江苏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落户,116个优势科创项目入驻,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举行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盐城)启动仪式、2022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长三角)决赛,城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至此,盐南的产业链条布局“体形”更壮、“体质”也更强。
西伏河,这条流经盐南境内的“不起眼”河流,如今有众多机器人企业集聚在河畔,从一言焊接机器人等12个项目签约落地,到天森自动化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从“独角兽”企业极智嘉一比一还原机器人在大型超市仓库货架间穿梭场景,到高仙机器人自动清洁作业、提高城市保洁效率……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盐南绿色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走进新石器(盐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在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场内,27辆无人车正同时进行仿真道路环境测试。“看这自动驾驶21类功能道路上的最新款无人车,运载能力600公斤,续航2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该公司总经理刘景瑶介绍说,新石器已申请专利超过700项,形成金融服务、快递、餐饮、零售、物流、政务服务、安防等多领域一体化应用。
如今,盐南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6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87.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3.6亿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为其打造全市“创新之核”提供有力支撑。
而这背后,是盐南高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保障,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提供“零距离”服务。华为云服务、中交兴路、云洲无人船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竞相落户;总投资52亿元的德利迅达绿色数据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人民控股光电显示、总投资15亿元的鸿蒙科创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深入实施“数聚英才、智汇盐南”行动,先后引进落户领军人才项目108个,成功举办五届科技创新大赛,创塑盐南双创品牌……
作为全市布局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板块,近年来,盐南高新区积极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累计完成44家规上工业企业和20多家“大数据+”、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骨干企业数字化基础及服务需求测评,中迪机器人、万疆高科等4家企业成功“上云”,霆善科技、锱云科技等11家企业列入市“智改数转”服务商库。
9月2日,百度集团在江苏布局的首个智算中心百度智能云——昆仑芯(盐城)智算中心在盐南高新区正式揭牌,为各类垂直行业提供普惠的AI算力,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9月7日,2022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正式公布,“城市驾驶舱”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以城市大数据、智能化为核心,通过城市信息资源中台,形成数据共享内循环体系,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去中心化、扁平化、智能化“分布式”管理。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数字底座中国电子云环境搭建、数据中台部署、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通过36家单位调研与对接,汇聚全区32万人口数据;共建设五大主题库,产业经济主题库分别接入长三角城市群1335条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数据和全区28000多家企业数据。
10月12日 人民日报
10月12日,《人民日报》第9版刊发“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图片,东台市“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刊登在醒目位置。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展,展览设有6个展区,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全面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东台“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图片在“中央综合展区第七单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