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看盐城第二十六期
2022-10-04 16:42 我言新闻


26期定稿


10月1日 CCTV-2

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10月1日,央视财经节目组开启自驾游向大家推荐国内“最美自驾路”。第一站就来到江苏,在盐城东台的黄海国家森林公园登上41米高的森林之眼眺望森林绿海,在条子泥湿地

观赏曲折的海岸线幻化成眼前的飞鸟天堂。

位于江苏盐城的条子泥湿地是太平洋西岸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季,数十万只候鸟正陆续抵达条子泥湿地,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停留此地栖息觅食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

条子泥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鸻鹬类的重要中转站,常年来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鸟类超百万只,为了帮助鸟类寻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盐城从就近的海堤内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区域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如今条子泥湿地已经成为很多世界极危濒危鸟类迁徙期最为青睐的栖息地之一,这里也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10月2日 新闻联播

欢度国庆佳节 祝福伟大祖国

10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欢度国庆佳节 祝福伟大祖国》为题,介绍各地群众以多种方式欢度国庆佳节,庆祝新中国73岁华诞,其中我区“迎盛会、庆国庆”无人机天幕秀活动上榜。


10月2日 CCTV-1

摘柿子 比个头大数量多

10月2日晚,央视《晚间新闻》栏目聚焦盐城东台田间运动会,趣味庆丰收。

秋风起,柿果黄。在江苏盐城东台市,一场以柿子为主题的丰收运动会正在进行。当地农民以柿园为赛场,比拼谁摘的柿子既个大果熟,又不破损,优胜者可以摘取“柿子大王”的名号。大家穿梭林间,各显身手,老少分工,通力协作。此外,运动会现场还有制年糕、打连盖等活动,热闹非凡,趣味十足。


10月3日 《新华日报》

欢乐出游 感受国泰民安

10月3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欢乐出游 感受国泰民安》,其中文化街区亮人眼报道盐城KK-PARK国际街区。

“这个街区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很特别也很热闹。”张文正和朋友在充满特色的文化街区拍照打卡,音乐声、欢笑声不绝于耳。10月1日,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KK-PARK国际街区正式开街,这是盐城市首个主题乐园与商业场景相结合的沉浸式国际娱乐街区,为盐城经开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中韩合作城市新地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月3日CCTV-13

民俗特色节目全新亮相 多彩活动欢度国庆

10月3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聚焦盐城大纵湖东晋水城,民俗特色节目全新亮相,多彩活动欢度国庆。

这个国庆假期,在江苏大纵湖东晋水城,一场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文艺节目全新亮相,充满文化特色的民歌演唱、独具魅力的舞蹈等节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10月4日 CCTV-13

跟着淮河向大海

4日上午,央视《江河奔腾看中国》栏目聚焦盐城潮平海阔扁担港大沙河整治,淮河入海口建起新型大港。

淮河入海水道和黄海河海相连之处就是扁担港,位于江苏盐城滨海县。扁担港海口枢纽面海而立,闸口内泛青的是淮河水,闸口外泛黄的是黄海水。

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也进行了关注。凭借淮河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盐城推进沿海开发,

一座新型绿色大港正在崛起。大项目初建成,航道正疏浚。

距离淮河入海口不远处,就是正在建设的滨海港。未来,这里将会进一步提升淮河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助力淮河流域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

近些年来,盐城依托良好的岸线资源和江海联动的优势,推进沿海开发和港口建设。目前,滨海港的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规划建设的码头岸线长度有13公里,泊位有78个,吞吐能力将达到两亿吨。


10月4日 CCTV-13

走进博物馆 童心颂祖国

10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午夜新闻》栏目聚焦盐城,走进博物馆,童心颂祖国。

数百名少先队员来到江苏盐城市博物馆,在老师的引领下,大家拼图成为“我爱中国”四个方阵,手中挥舞着国旗,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将美好的祝愿和真挚的祝福献给祖国母亲73周年生日。


10月4日 新华日报

火热的节日挥洒火热的干劲

10月4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火热的节日挥洒火热的干劲》文中报道盐城SK动力电池二期项目现场,各类机械作业声不绝于耳,工人忙碌身影穿梭不停……3200多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掀起了秋季项目建设热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