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12月31日消息(记者 王锡斐 通讯员陈卓平 宋荣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盐城市亭湖区始终以人民满意度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的衡量标准,因地制宜将“剩余空间”变成“金角银边”嵌入体育元素,建设一批方便群众就近锻炼的健身步道,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城北生态绿地健身步道(央广网发 宋荣辉摄)
时下,虽然天气寒冷,但在亭湖城北区域生态绿地内,不少市民仍在此锻炼。行走在城北区域生态绿地的健身步道上,一侧是开阔的河道碧波荡漾,一侧是绿树成荫的景观廊道生机盎然,映入眼帘的是美伦美奂的冬日景色。正在健身的市民袁女士说:“特别喜欢在健身步道上走一走,这么美的环境,让人身心放松。”据了解,该项目于3月份开工建设,主要打造“两园一带”,并建设1.6公里平坦宽敞的健身步道,为市民们的日常健身跑步提供了好去处。
口袋公园健身步道(央广网发 宋荣辉摄)
亭湖区在建设景观廊道健身步道过程中,充分挖掘城区的空间潜力,广泛征求民意,通过利用小块零星空地、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微小空间,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提供儿童活动空间,预留广场空间,方便市民健身休闲。对位于翠湖名邸小区南侧游园,新丰河沿线进行绿化、亮化、健身设施建设,增设5套健身设施,2km健身步道,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运动的快乐。
串场河生态走廊健身步道(央广网发 宋荣辉摄)
今年以来,亭湖区以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致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公共产品和更优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努力把便民休闲健身服务设施健身步道项目建设,打造成为民办实事工程中的特色和亮点。在项目建设上,充分利用大多数市区空闲地和公园绿地进行改造,形成循环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而确保市民步行锻炼时不受城市车辆、行人等其他因素的干扰,有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的安全环境。
全区新建了包括运河心公园、串场河西侧景观带、城北生态园、亮月西巷口袋公园等20多处街头体育休闲游园,建成50公里健身步道。串场河沿线景观带建设重视滨水生态景观空间连续性的创造,强化景观资源的整体协调感,设置智慧步道,从而达到运动、互知、健康锻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