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秋,盐城人好这口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07 09:30

“中华民族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方不同风味,不同时节不同讲究。在盐城,过中秋在饮食方面的讲究和全国大多数地方没有什么差异。但也有自己的特色……”10月5日,在盐都区图书馆举办的中秋节主题系列读书活动上,有关盐城中秋美食文化吸引了不少书友聆听。

合家团圆,是人们在中秋节这天的期盼。游子归来,全家人坐在一起,共饮团圆酒,共吃团圆饭,共诉团圆情。中秋节图的就是一个团圆。在盐城,中秋的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取一个团圆的吉利。以前,如果有亲人实在赶不回来,吃团圆饭的时候,家人就会在饭桌上为他摆一副碗筷,以求一家团圆的形式。当然,如今已很少人家会这样做了。

“俗语说‘八月半的鸭子——呱呱叫’,所以盐城地区,中秋节这天中午一定要吃鸭子,晚上讲究用鸭子和芋头做一道菜。”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说,“当然,如今菜式繁多,并不是太在意如何搭配,怎么丰盛怎么来。中秋节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日。节前,盐城民间都有充分的准备。通常人家除了选购各式月饼外,还要购买鸡、鹅、鸭等,同时准备些莲藕、苹果、花生、菱角。”

以前的老辈盐城人中秋节早上多吃圆子或面饼,中午吃雄鸡或雄鸭,晚上吃月饼、糯米饼(西区俗称“粘烧饼”)或藕饼。今天在盐城西乡一带的村庄里,还保留着早上要吃汤圆的习俗,讲究的也是“团圆”这个说法。中秋节吃月饼、糖饼取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石榴、柿子、苹果、莲藕、菱角、花生等等这些都是盐城人中秋前后喜欢吃的东西。成熟的石榴裂开口,谓之“开口笑”,预示家庭团结和睦;柿子世子,世代有子;苹果,平安之果;花生,寓意长生不老;菱角,棱角分明,谓之刚正不阿;莲藕丝丝连连,象征全家永不分离。“中秋节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这里面承载着一方面水土的文化,寄托着一方人的祝福与期盼。”王登佐说。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赵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