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倪夏班” 笑翻上海滩
2025-02-11 09:58 我言新闻

春节期间,由中国大运河曲艺文化联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欢度新春嗨翻上海”相声专场演出在位于上海闹市区的市群艺馆举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担纲演出的团队是从盐城走出去的全国唯一公益相声团队“倪夏班”。主要演员倪明、倪夏宇父子是地地道道的盐城人。他们当年就在盐城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留下许多欢乐的笑声,即使现在很多盐城观众谈起来依然是津津乐道。“倪夏班”的创始人就是曾经被誉为“中国相声第一夫妻档”的倪明、夏文兰。他们师承相声大师姜昆,是姜昆先生唯一的一对夫妻弟子。几十年来,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在中国相声舞台上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那就是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他们在潜心创作、表演的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弟子,他们也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普通老百姓制造着欢笑。被誉为江苏的“乌兰牧骑”。

节日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从内到外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创意十足、搭建一新的室内舞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循着《春节序曲》的喜庆旋律,观众席上早早坐满了观众,这也是“海上年俗”新春系列活动之一。“倪夏班”的演员们带着精心“烹制”的曲艺盛宴登台亮相,打快板、变魔术、听相声、唱歌曲,在欢声笑语中为魔都市民送上了别样的新春祝福,也为节假日里的上海文化舞台增添了更多缤纷色彩。

“今年是我们来沪为申城观众送欢笑的第五个年头了,过去进农村、下基层、走社区,一场场演出下来,对魔都早已不陌生,但新春佳节里在上海送欢笑还是第一次。”看着节目单上连续三天的相声专场,预约票早早被抢购一空,群星相声艺术团团长、著名青年相声演员倪夏宇欣喜不已。初一刚过完年,他就带着年轻的队伍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上海市群艺馆为演出做准备。

相声虽然是北方传统曲艺,但在上海也有着深厚的底蕴,海派滑稽戏里就有相声的影子。“好内容是不分地域的,重点要让观众喜欢看、看得懂。”于是,此次来沪,群星相声艺术团派出了新老结合的阵容,老艺术家倪明带队,青年相声演员倪夏宇、刘亚伟搭档亮相,魔术师赵锁宝大显身手,还有新生代成员张敏敏、刘邈邈、蒋小燕、何明、金小书等,倪明、夏文兰的盐城弟子张志刚也登台亮相。演出形式也丰富多彩,快板打出曲艺人的《基本功》、魔术里看《千变万化》,《学聋哑》《恭喜发财》《口吐莲花》《中国好声音》《四字歌》等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相声节目更是带来欢乐不断。特别是主角倪夏宇、刘亚伟舞台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幽默气息每次出场都让观众欢笑不止,大呼“再来一个”,他们还巧妙的把一些曲艺常识和观赏技巧传达给观众,甚至还坐到观众席里跟大家一起互动,让人感到亲切生动,耳目一新。

三天四场演出,演员们不仅在节目呈现上做了精心的准备,连演出服装每天都不一样,连续四场都看的居民张女士对“倪夏班”的演出夸奖不已,她觉得“倪夏班”的演出节目内容好、格调高、表演新,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不仅如此,演员们还在多个节目里还特别融入了上海元素,市民观众不仅可以在传统相声段子里听到亲切的沪语方言、俚语,也能在现代戏法中发现海派魔术的老道具老手艺,体验感和互动性更强了。“我的祖籍在河北,紧邻曲艺之乡天津,从小就喜欢听相声。在上海成家立业后好多年没回去了,听说春节期间群艺馆开了相声专场,我赶紧预约了三场票,带着孩子和家人们来感受一下‘乡音’。”河北的王先生激动地说。老百姓“点菜”,政府“埋单”,越来越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正在走进上海千家万户。倪明非常感慨,他觉得“倪夏班”作为全国唯一一支公益相声团队,一直坚持服务基层,致力于为老百姓送去欢笑。过去在盐城如此,现在在全国各地巡演也是如此。因为曲艺本身就根植于民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唤起更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倪夏班”的表演给予高度的评价。有人说:“在春节能听到这样精彩的相声,真是太幸福了!”还有人表示:“倪夏班”的演出让这个春节更加有滋有味。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表示:“倪夏班”每次来上海演出,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乐,更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他们用独特的非遗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春节的氛围中感受到相声的魅力,也为上海的春节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倪夏班”会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演出,让笑声永远传递。

据悉,本月11日晚7点,倪明、倪夏宇父子将带着“倪夏班”再次相聚东台王昆大剧院,为东台的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届时,来自天津、山东、南京的各路笑星齐聚东台,让东台观众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佳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