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024-07-27 16:21 我言新闻

7月22日,晨曦微露,我们南京林业大学机电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整装待发,开启了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此次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不仅是知识与行动的交融,更是精神与使命的传承。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的进程中,我们始终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为指引,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主要目标,紧密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探寻两个核心维度开展活动,广泛联系各界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以青春热忱触摸历史脉搏,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发展。

第一部分 红色之旅,心灵震撼

1历史见证,精神传承

经过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精心组织的志愿者岗前培训,我们带着更加深厚的理解和敬意,踏入馆内。这座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仿佛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老人,静静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纪念馆内,我们身着志愿服,承担起引导服务的职责,引领着每一位访客穿越时空隧道,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珍贵的照片、历史的遗物,在生动讲解的伴随下,让我们仿佛置身在那个充满激情与牺牲的年代。新四军将士们的坚定信仰、顽强意志与无私奉献,不仅深深打动了我们,也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与信念,让这份责任与使命在每一次志愿服务中得以延续。





2缅怀先烈,不忘初心

带着对新四军英勇事迹的深刻感悟,我们又踏上了前往三仓烈士陵园的路途。这里长眠着无数为了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们。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我们肃立默哀,向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陵园内的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仿佛能听到烈士们英勇无畏的呐喊声,看到他们前赴后继的身影。这种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念。





 

第二部分 产业引领,生态富民

1现代农业的璀璨明珠

在东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中心,我们见证了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这里不仅是东台农业“四个一”战略的生动实践场,更是农业科技与规模经营完美结合的典范。从精品西瓜的甜蜜滋味,到优质蔬菜的绿意盎然,再到特色蚕桑的丝丝入扣与苗木产业的郁郁葱葱,每一步都踏出了农业富民的坚实步伐。




 




 


示范园不仅展示了农业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农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2西瓜文化的深度探索

走进中国西瓜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关于西瓜的奇妙世界。这里不仅是技术的展示厅,更是文化的传承地。我们在这里领略了西瓜种植技术的日新月异,品鉴了品种繁多的西瓜之美,更深入挖掘了西瓜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动人故事。西瓜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东台西瓜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信念。




 


 第三部分 社区联动,共绘新篇

1红色火种,点亮社区之魂

我们实践小分队深入探访了东台西溪晏溪河社区,该社区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文明社区”称号,作为“党建360工程示范窗口”的典范,其党建工作亦卓有成效,特别是党员积分制的实施,将积分制作为强化党员日常管理、激励党员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通过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了“敢作为、勇担当、做奉献、走在前”的良好风尚,成为社区治理的一大创新亮点。




 


  在社区活动室,我们开展了一次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宣讲会,通过播放影像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社区居民们被红色故事深深吸引。宣讲过程中,我们与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他们纷纷表示非常珍惜当前的大好形势和幸福生活,愿意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同时他们也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认为我们的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动力。




 


  2乡村更新,绘就发展新景

晏溪河社区不仅沉浸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之中,更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了解到社区正在实施“村庄有机更新项目”。该项目占地170亩,新建、改造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结合乡村文化、老街文化,打造特色区域建筑,同时保留现状村落肌理,将区域打造为宜居、宜乐、宜游,与原住民相融的乡村有机更新示范区。



 


 

除了建筑改造,项目还注重水系的沟通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我们沿着新铺设的步道缓缓前行,只见清澈见底的河水潺潺流动,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部分 心得感悟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红色文化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而乡村振兴的实践又为我们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生动的教材。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