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见你是我的缘
条子泥为何能留住勺嘴鹬
秋日的东台条子泥湿地
天高云阔,盐蒿渐红
鸥鹭齐鸣,万鸟竞飞
这方生灵奇境
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找到最美注脚
勺嘴鹬的"名片"
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是鸻形目鹬科鹬滨鹬属的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图片@李东明
勺嘴鹬是小型涉禽,体长约14-16厘米,体重约40克,体型仅有麻雀般大小,有勺子状的嘴型,因此而得名。繁殖期时,勺嘴鹬的头部和胸部呈红色,腹部白色,背部主要为黄褐色;非繁殖期时,其头部和胸腹部呈现白色,背部为灰色。
图片@李东明
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勺嘴鹬的"选择"
作为长距离迁徙型候鸟,每年春季,北迁的勺嘴鹬会在途中经过条子泥湿地,停留数天之后即离开;也会有几只在此度夏;7月起,不同批次的勺嘴鹬又从北方相继回到条子泥湿地,停留2-3个月,觅食增肥,完成换羽,为飞往南方越冬做准备。
图片@李东明
条子泥湿地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辐射沙脊群,这片曲折绵延的滩涂湿地和陆地岸线遍布水塘、各种藻类和其他水生植被,孕育了丰富而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图片@孙家录
湿地上的"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条子泥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
"720高地"严格控制水位,实施微地形改造、裸滩湿地恢复、生态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水面和草甸错落有致,吸引了包括勺嘴鹬在内的各类水鸟在此停歇,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图片@孙家录
一只勺嘴鹬
拥有着代表湿地生态好坏的
衡量标准和国际关注
在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条子泥
演绎出最生动的迁徙故事
吸引你我走进湿地
读懂它的故事
爱上勺嘴鹬,爱上条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