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姑娘郝婷和队友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在盐城掀起“奥运热”和“体育潮”。近期举办的国内大赛捷报频传:2024年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江苏省花样游泳队收获3金3银3铜,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其中盐城籍运动员张艺潇和王艺睿获得1金2银。近年来,我市多位优秀运动员入选省级专业队、国家队,并在国内、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
星光璀璨亮起来多名好苗子入选省队、国家队崭露头角
来自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的张艺潇和王艺睿,在2024年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上大放异彩。在三套集体项目比赛中,张艺潇作为尖子运动员(顶层运动员,托举时被托起或抛出的运动员),发挥完美,其难度动作获得高分,赢得裁判员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在8月19日结束的2024年全国少儿花样游泳(U系列)赛上,江苏花样游泳队有6名队员参加儿童组比赛,获得7金1银,其中盐城籍运动员梅胜轩、陈雨萱夺得4枚金牌。
田径中长跑运动取得新突破,逐渐成为盐城竞技体育的拳头项目。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中长跑项目上,我市代表队一举夺得8枚金牌,打破了无锡、宿迁、徐州等地长期垄断江苏中长跑项目的局面。沈雨涵、郁武、曾浩辰、孙海文、王金茏、王金茂等一批好苗子入选省专业队。省田管中心联合盐城体校在我市举办中长跑训练组,探索中长跑运动人才培养机制。
除了已入选新一届国家女足的彭诗梦外,我市多名足球运动员入选各年龄段国家队。严雨晨作为中国女子足球二队主力队员,参加2024年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比赛并夺冠。此外,朱雪梅、喻千娜、倪嘉潞等人入选各年龄段国家足球集训队。市足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各年龄段的一批优秀苗子脱颖而出,在今年举办的3个青少年组别的江苏省赛中,我市足球队全部进入六强。
我市游泳队已向省队输送陈诺钰、王艺静、吕沁瑶、邢理政、孙瑞梓等5名运动员,向省少体校输送两名运动员。曾培养叶诗文等知名运动员的著名教练魏巍,在盐城开办了工作室。王艺静在2024年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天津)中表现出色,夺得女子50米蛙泳冠军、女子200米蛙泳季军。吕沁瑶夺得2024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青岛)女子100米蛙泳冠军、200米蛙泳亚军,2024年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天津)女子100米蛙泳冠军、200米蛙泳亚军。
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中,2004年出生的蒯曼入选国家队,多次征战国际赛场并取得佳绩。2009年出生的李潇逸入选国家集训队。一批小队员如2004年出生的沈峰、2007年出生的谢雨桐、2008年出生的李航进入江苏省体工队;10岁的郭家诚则已进入少体校,同样10岁的阚宇童也在省少体校跟训。刘宇轩、王泽夫、冉紫妍等优秀羽毛球运动苗子被省体工队吸纳。
自行车运动项目是盐城的优势项目,卞译敏、魏思洁、王小云、马立健、王建华、曹君雅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被输送到江苏省自行车运动队,一些队员已崭露头角。其中,卞译敏在2023年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并取得世青赛冠军;2024年,魏思洁在全国比赛中打破3公里个人计时赛全国纪录。
盐城市青少年壁球队去年成立,在今年江苏省大型比赛上一举夺得8块金牌(比赛共设置10块金牌)。优秀选手柏志文、肖宇进入国家集训队,并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考核。在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壁球年度交流赛中,我市运动队取得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盐城市省级网球训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U12、U13、U14组均涌现一批壁球运动优秀苗子,梯队建设比较合理。他对2028年奥运会充满期待:“盐城运动员出现在2028年奥运会壁球赛场上的希望很大。”
科学育苗动起来体教融合推进“5621”计划夯实后备人才基础
青少年体教融合“盐城模式”在全国体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特色的校园体育项目品牌建设迅猛。以县级业余训练“5621”计划为重要内容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建设完善中,各县(市、区)创建5个以上体育特色项目,每个运动项目布局6所学校、2所初中、1所高中,以此推动更多的体育项目在学校普及,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盐城体育运动学校等市级训练单位的田径、篮球、足球、自行车、皮划艇、快乐体操、射箭等项目的数十名教练员,常驻各县(市、区)指导开展训练,挑选运动人才。
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游泳比赛中,我市游泳队夺得11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金牌数位列全省第三,创下我市参加省运会游泳比赛历史最好成绩。市游泳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游泳队坚持走精兵策略,搭建良好训练平台,引进国内知名教练指导训练,开展培训,提高教练员执教、选材及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了运动训练水平。同时加大游泳项目选材力度和广度,加强运动员基础训练和队伍建设,扩大选材的面和点,深耕游泳队梯队队伍建设,对12周岁至14周岁年龄段在训苗子进行注册,扎实做好基础训练。
盐城市花样游泳队向省队、国家队输送20多名优秀运动员。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优秀运动苗子让孩子们掀起极大的体育热潮。他们开设游泳特色课程,将花样游泳与艺术体操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孩子们个个会游泳、人人爱健身,把全民健身运动与发展竞技体育相结合,发现、培养、输送优秀运动苗子。
亭湖区体育运动学校依托该区13所中小学建立了区级青少年体育专项训练基地,选拔优秀运动苗子到各学校就读、训练。亭湖区体育运动学校负责人说:“一批有运动天赋的孩子脱颖而出。这些孩子又成了榜样,激发更多孩子的运动兴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在亭湖区实验小学,仅柔道运动项目就吸引230多名孩子参加。
盐城体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带双慧眼科学选材,对运动员的形态、生理、心理以及遗传等方面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预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全面评估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技术水平。各个项目的选材指标各有侧重。比如,羽毛球运动员在选材时就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基本身体素质,评估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度;身高与臂长,身高有助于球员扩大在场上的覆盖范围,而臂长有助于控制球路和制造威胁;技能潜力,通过判断、反应速度、球感、手眼协调等方面来评估运动员的技术发展潜力;心理素质,运动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保持比赛中的冷静和快速恢复能力。
市体育局训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持续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发掘—培养—输送”机制,以链条式人才培育方式,支撑体教融合高水平发展,吸引体育专项人才和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积极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精彩大赛“火”起来各级赛事推动全民健身、选拔竞技苗子一举多得
举办体育赛事是推动体育运动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市运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市九运会青少年部小学组进行了田径、游泳等36项次的比赛,6575名运动员参加市级决赛,带动约5万人次参与县级预赛,有力夯实我市备战省运会的后备人才基础。
市体育局训竞处负责人介绍,通过市运会,进一步丰富了校园体育内涵,推动各县(市、区)不断加大“5621”计划的实施力度。市九运会青少年部中小学组的各项赛事严格对标省运会的项目设置、年龄分组和比赛规则,所设的22个大项全部为省运会竞赛项目。
青少年部的参赛对象为全市广大学生群体,围绕普及与提高并重、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和发现优秀后备人才的办赛宗旨,通过赛事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检验运动员训练成果。以参加业余训练的注册运动员为参赛对象的比赛有田径、游泳等27项次,其中摔跤、柔道、射箭等9个项目系首次在市运会设项,突破以往选材难、各年龄组队员员额不足的困境,各县(市、区)体校主动与盐城体校和市各训练单位联系洽谈合作,实现全市各县(市、区)承办联办备战省运会队伍全覆盖。中小学组的36项次比赛全部分布在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举行,极大地带动了更多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此外,为统筹兼顾社会青训力量发展需求,以社会培训机构和学校体育俱乐部为参赛对象的市九运会比赛有乒乓球、羽毛球等6项,参加人数1267人,这非常有利于助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体育培训业做大做强。
我市广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构建省市县校四级体育竞赛体系和选拔性竞赛制度,鼓励组建学校代表队参加青少年体育竞赛,联合选拔组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生(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完善锦标赛、分站赛、俱乐部赛、校园联赛和国际邀请赛等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青少年体育“赛事+”模式不断创新。
市体育局训竞处负责人介绍,我市持续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今年的联赛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等6个部门共同主办,引入更多单位部门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赛设田径、游泳、棒球、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22个大项、40项次的比赛。其中,中小学组超过1万人参加,既有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的射击、举重等项目比赛,也有着眼于服务校园体育工作开展的啦啦操、跳绳等项目比赛,还有推动体育类培训机构发展的跆拳道等项目比赛。
2024年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举办以来,篮球、足球、跆拳道、举重、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少儿快乐体操(跑酷、体能闯关)、象棋、国际象棋、围棋、速度轮滑等13个大项、16项次的比赛已顺利进行,全市27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所有赛事将于11月底结束。
随着我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盐城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市体育部门引进一批高层次体育人才,深化体教融合,狠抓市、县两级体校建设,成立名教练工作室,为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市多次承办国家级、省级青少年赛事,进一步提升了办赛的能力水平,并为我市运动队参与高水平赛事创造机会,吸引更多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特色体育项目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孩子体育素质,积极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我市竞技体育取得的新突破,引发“竞技体育+”效应,引导更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运动健身理念。一条灿烂的体育事业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