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我的母亲河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27 20:19

我的母亲河

陈玉军/文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在苏北平原腹地,射阳河宛如一条温润的碧玉丝带,穿越千年光阴长廊,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漫步河岸,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银鳞般的光泽,仿佛苏醒的蛟龙,从容东游入海,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
射阳河的源头,隐没在时光深处,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那九曲十八弯的河道,恰似古老神话中神羊犄角划过的优美弧度。河底闪烁的金沙,被渔民们视为后羿射日时溅落的太阳碎片。这些传说早已融入沿岸土壤,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为河流蒙上神秘而温暖的色彩。
晨曦微露,朝霞浸染粼粼水波,蒸腾的雾气随风缓缓飘散,一河流动的金缎便沐浴在梦幻光晕中。芦苇叶上的露珠被镀上一层金辉,轻轻晃动,滚落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不远处,丹顶鹤展开洁白的羽翼翩然掠过,划破薄雾的瞬间,在水天处留下灵动的剪影。忽然,芦苇深处传来“扑棱楼”的声响,成群的白鹭倏然惊起,酒落串串晶莹的水珠,一圈圈涟漪随之扩散,将朝霞的倒影揉成碎金。俯身轻触河水,指尖仿佛触摸到了凝固的岁月与流动的文明。远方飘来渔人吟唱的号子,曲调苍茫悠远,传承着《诗经》“蒹葭苍苍”的空灵意境,亦蕴含着汉乐府的淳朴风韵。这些古老渔歌,早已注入河流的精魂,成为珍贵的遗存。待到夕阳西下,晚霞将河面铺成一片锦绣,归航的渔船扬起褪色的风帆,船桨划开河水的声音,惊起芦荡中的栖雁。渔歌再次响起,韵律里延续唐诗的节拍,字句间蕴藏着宋词的隽永,与漫天晚霞、点点归雁,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射阳河亘古不息,始终以宽广的胸襟,无私滋养着万物,哺育着两岸生灵。春汛带来丰沛水量,润泽沃野,唤醒沉睡的生灵。夏日,蛙鸣如潮,与稻香交织成丰收的前奏。秋夜,明月皎洁,蟹肥鱼丰,奉献自然的慷慨馈赠。寒冬,雪花为盐蒿滩披上银装,泥土之下,根茎正默默积蓄甘甜,静候春的召唤。
伫立射阳河特大桥极目远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延伸的河岸湿地勾勒出完整的生态廊道,成为丹顶鹤、白鹭等珍稀禽类的理想家园。候鸟迁徙时节,万鸟翔集,舞动出震撼人心的“鸟浪”奇景。这条古老的河流,每道波纹都在细述往事,每朵浪花都在勾勒未来。无人机掠过田野,风力发电机的巨型叶片与千年漕运遗迹隔空对话,现代农业技术为古老耕地注入新生,在融汇往昔与现今中,连接着创新,见证着变迁。现代文明正沿着两岸蓬勃生长,跨河大桥如钢铁巨龙横跨天堑,智能化深水港中巨轮穿梭,清洁能源点亮万家,如同时代的脉搏,沉稳而有力地迈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闲坐河畔,凝望东流之水,聆听芦叶沙沙,呼吸间萦绕着盐蒿特有的苦涩芬芳,内心的宁谧与力量油然而生。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徐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