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飞过我头顶
● 成锦明/文
● 凌敏/诵读/音频制作
老父亲是一个爱鸟人士。二十几年前,戴胜鸟在家中二层阁楼上筑巢产卵,他把家里的猫狗都拴了起来,好生看管,不让小孩动鸟蛋。后来,有六七只小鸟飞来飞去,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头戴“王冠”,到了第二年,就整体搬家了,它们以及它们的孩子应该会永远记得父亲的呵护!
回到家里,我和妻子商定,下周六,我们来个盐城一日游,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看鹤、黄尖牡丹园看花、射阳黄沙港海滨驿站看海。周六起了个早,简单用餐,驾车到老家接父母。车到桥口,父母拎着包,早已在那里等着了。
上午九点多,我们就按照导航,来到了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门口。我们4人与盐城自驾的8个老年人,合乘一辆观光车,有专业的导游讲解。一路上,导游带领我们欣赏湿地风光,讲解丹顶鹤的种类、特性等,当听到中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故事时,车上不少人眼含热泪。
接着,我们来到了丹顶鹤人工繁育中心,老父亲指着路旁的白茅草,告诉我,他们小时候住的草房子,屋顶铺的就是这种茅草,经济适用、结实耐久、冬暖夏凉。一个个用钢丝网织就的大别墅里,住着很多优雅的仙鹤,有丹顶鹤、黑颈鹤、白鹤、灰鹤、赤颈鹤等。老父亲一边看,一边用手机拍下了它们的生活照。它们有的把头缩在颈项里,单腿独立;有的站在河边,深情地凝望着渐渐变绿的芦苇;有的双膝弯曲,歪着脖子在梳理羽毛,满是爱惜;有的双双躲在小树荫里窃窃私语……
又等了一会儿,观鹤台上坐满了孩子们,有三百多人,我们身在其中,也感觉回到青春年少了,这是来自一学校的小学生研学团,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研学的最后一站。上午10:30,准时野化训练。随着训飞员把笼子打开,身手敏捷的小丹顶鹤们腾空而起,翱翔在蓝天白云下,待飞到我们的头顶上时,孩子们纷纷站起来,挥舞着手臂,欢呼着;训飞员手里拿着面包虫、活虾等,不时给小丹顶鹤们喂食。老父亲用刚学会的手机开心地拍摄着,记录下了它们飞翔的全过程。
这一行程结束后,我们又到射阳黄沙港海滨驿站看了海、黄尖牡丹园看了花,盐城生态这么美、动物这么多。我们相约,抽出时间再去中华麋鹿园看看,欣赏“潮汐树”景观等,感受家中黄海滩涂湿地的壮美!
编辑:梁鹤龄 李艳 王祯